一、基础知识(27分) 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侧翼(yì) 目眩(xuán) 稀罕(hǎn) 嗫嚅(nuò) B、悚然(sǒng) 褴褛(lǒu) 蛊惑(gǔ) 黯然(àn) C、倏然(shū) 瘫软(tān) 怯懦(qiè) 谩骂(màn) D、舟楫(jí) 投掷(zhí) 蹂躏(lìn) 沧桑(sāng)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仰杨顿挫 深恶痛极 豪不犹豫 B、气宇轩昂 哑雀无声 文质彬彬 C、唾手可得 安分守己 肆无忌惮 D、南腔北调 义愤填鹰 造谣生事 3、下面这段话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细节来自观察,真知出于实践,语感源于积累。唯有深入细致的观察、苦心孤诣(A) 的实践、持之以恒(B)的积累,才能妙笔生花(C),才能用少数几个句子把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D),活灵活现!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互相合作、积极探究。 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D、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5、下作家、作品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司马迁——《细柳营》——汉代 B、司马光——《孙权劝学》——南宋 C、陶渊明——《桃花源记》——东晋 D、范仲淹——《岳阳楼记》——北宋 6、在空格内给下面一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0个字)(2分) (《联合早报》消息)2005年1月6日凌晨2时,中国第13亿个公民在媒体的高度关注下在北京妇产医院诞生。该男婴名叫张亦驰,小名就叫“十三少”。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到2004年底,中国大陆人口的数量是12亿9988万人,而中国2004年的净增人口数是每天2万零800人,以此推算,2005年1月6日凌晨中国大陆人口将达到13亿。 官方将1月6日定为中国13亿人口日,将该日零时以后第一个出生在北京妇产医院的孩子定为中国第13亿个公民,这个公民必须是纯自然分娩并且母婴健康。 答: 7、按下列要求默写古诗文句(每空1分,共10分) ⑴写出古诗的上句或下句: 青青园中葵, 。(《长歌行》) ,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 ⑵《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村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 , 。” ⑶《岳阳楼记》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表达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 ⑷《山居秋暝》中最能表现山间自然环境清新、幽静的句子是 , 。 ⑸李清照的《渔家傲》中“ , 。”两句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幅虚幻的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 ⑹《清平乐•村居》一词中最能表现童真童趣的句子是 , 。 二、阅读理解(43分) (一)文言文阅读(16分)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⑴南极潇湘( ) ⑵云归而岩穴暝( ) ⑶谪守( ) ⑷百废具兴( ) ⑸增其旧制 ( ) ⑹尝求( ) 2、第②段中“前人之述备矣”其中“前人之述”是指上一节的 句。 (用课文中原话回答)(1分) 3、选出第③段中“野芳发而幽香”所描写的季节景色不同的一项是( )(1分)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4、第②③两段均为写景语段,第②描写了 景,第③描 写 景,两者写景的角度有何不同 。(2分) 5、选文中抒发作者的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 这一警句在全文中起到了点明主旨的作用,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想感情。(2分) 6、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 ⑵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 (二)现代文阅读 《背影(节选)》(12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①“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到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_______着上面,两脚再向上______;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______,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②“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③“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选文横线上依次应填的一组词语是( )(2分) A、攀、缩、斜 B、攀、伸、倾 C、攀、缩、倾 D、抓、缩、倾 2、给本文段拟一个小标题: (1分) 3、写出这段话的记叙要素。(2分) 人物 ,地点 , 事情的经过 ,结果 。 4、理解选文内容,完成⑴~⑵小题。(5分) ⑴这段话的描写方法有 、 、 描写,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是 描写。 文中描写父亲步履不便的一个词语是“ ”,与它照应的一个词是“ ”。 (2分) ⑵作者细致描写父亲步履和动作艰难的目是 。(1分) 5、文中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来回穿铁道爬月台,举动很艰难,作者却写他“心里很轻松似 的”,应如何理解?试简要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 6、对父亲说的三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①~③句都表现了深情的父子关系和父亲对儿子的“太聪明”的不放心。 B、第①句表现了临别前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和爱护。 C、第②句表现了渐至老境的父亲对儿子的深切惦念。 D、第③句表现了离别时父亲对儿子的担忧。 星期日的校园(8分) ⑴星期日的校园应该是静静的,像散场后的电影院,下客后的轮船。 ⑵这个星期日的上午,我领儿子到邻近的华南师范大学去踢球,大出我意料的是校园里人来人往的,树荫下的石凳上坐的是一些家长一样的人们,而教室里则坐满了学生,不是大学生,而是中小学生。 ⑶儿子没有玩伴,我就充当了足球运动员,娘儿俩一脚来一脚去的,半个小时以后,我就顶不住了。恰恰这时,下课铃响了,一群大孩子从教室楼里涌了出来,我问一个男孩都上些什么课?他回说,不知道!我想,他是烦透啦。我邀他跟我儿子踢球。他说,不行,我一踢,就很远。可等球滚到他脚边时,他抬脚一踢,球没滚两下就停住了。这孩子显然不擅长运动,另外又有几个男孩对我门的足球感兴趣,可大都有些羞涩,期期艾艾的,进入的很缓慢,一点没有男孩的骁勇,我不知道是该为他们的彬彬有礼感到高兴还是惋惜。 ⑷一会儿,上课铃又响了,孩子们又像潮水一样退得干干净净,儿子只好和两个刚刚会走路的双胞胎兄弟踢了。 ⑸家长们仍在等待,站着聊天的,坐在草地上看书的,都有。我问坐在我身边的年轻的妇女,你的孩子多大了?她说,小学五年级。 ⑹他来上什么课? ⑺语文、数学、英语。 ⑻为什么都要学? ⑼想让他考重点中学。 ⑽语文学什么? ⑾作文,从四年级起,他们就是隔天一篇作文。 ⑿那比专业作家还写得密,他有时间去观察,去阅读,去思考吗? ⒀哪里有?一天的时间都是毫分克数算好的。我们五年级的时候已读过《红楼梦》、《三言二拍》,他呢,连童话也没有看过多少。 ⒁下午能休息吗? ⒂不行,我们还要到老师家去学书法,每个星期天,我们都是早上七点出门,从农林下路赶到这里,中午就在外面吃点东西。他学书法也有两年多了,将来竞争激烈,总是多一样本事好啊。 ⒃正说着,她指着我儿子说,他也只有现在可以玩玩,明年四年级就要写作文了。 ⒄若真的是隔一天一篇,那真是恐怖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