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车刚驶出厂门,我就惊呆了:路上的水泥砖块抛洒了一地,国营大厂的围墙塌了有一半。我的心揪紧了!快到幼儿园门口时我才稍微镇定了许多。幼儿园的楼依然耸立着,老师们已经把孩子带下了楼。孩子们听话地排好长队站在操场里,老师们还用长长的胳臂护着几个胆小的幼儿。我的眼眶湿润了。老师镇定地说着:孩子们都没事!可我同时也看到了她眼里惊恐未定的神情。接出孩子,我紧紧地搂着他,心里很难受,有想哭的感觉。 ④晚上快10点时来了电,打开电脑,每个网页上都醒目地标着:四川汶川7.8级大地震,成都108人遇难!然后是视频短片,有几个成都大学生用手机拍出了当时的地震画面:宿舍里桌子晃得失去了平衡,水杯等东西噼里啪啦掉了一地,学生们由于住的楼层太高,只能躲在桌子下避难。当晚我睡得相当晚,看到CCTV的直播节目,竟然毫无睡意。温总理已经亲临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⑤接下来的五六天,不停地被救援现场的场景一次次感动,不记得到底流下了多少次感动的眼泪,只知道看到一个画面:瓦砾堆里一块鲜红的“学”字的水泥块映入眼帘时我竟哭出了声,教学楼的倒塌是这次地震里受灾最严重的。温总理摸黑从瓦砾堆中拎起一个孩子的书包和一只鞋子时,我分明看到他老人家眼里泪花四溢啊! ⑥遇难者的人数在直线上升着,举国上下一片唏嘘哀叹声。我们感动那个被消防队员从废墟里救出行少先队礼的儿童;我们感动那些在废墟下坚持了100多个小时的生命的奇迹;我们感动那些为了救自己的学生遇难的英勇的老师;我们感动那个为了保护自己的婴儿屈膝拱身在废墟下的年轻母亲;我们感动那个在废墟下给自己妻子通电话的告别话语:我这辈子就只想和你平平淡淡过一辈子,而后在救出后悄悄离去的那个丈夫;我们感动那个在痛失母亲和女儿的同时拼命在一线工作直至昏倒的年轻女民警;我们感动那个不会抱婴儿的年轻武警战士把小孩救出后和小孩对望时的那灿烂的笑容;我们感动那些不分昼夜在一线拼命掘挖 的武警官兵和消防战士;我们感动那些可爱的白衣天使们对受灾群众的辛勤呵护……我们感动所有的感动的瞬间。 ⑦汶川大地震,我们永远的感动! 8.第①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答: 9.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②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分) 答: 10.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深刻含义。(3分) 老师镇定地说着:孩子们都没事!可我同时也看到了她眼里惊恐未定的神情。 (1)镇定: (2)惊恐未定: 11.汶川地震发生后,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文中第⑤自然段画线句子表现了共和国总理什么样的形象?(2分) 答: 12.文章第⑥自然段连用若干个“我们感动……”的排比句,并在文末以“汶川大地震,我们永远的感动”作结。你是怎样理解“永远”一词的? 除作者所表述的感动外,你还有哪些感动?(3分) 答: (二)(12分)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 人们不喜欢台风,也害怕闪电。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台风和闪电,又将怎样呢? 假如没有台风,全世界本已严重的水荒就会更加严重。台风能为人类送来大量的淡水 资源。据测算,一个直径不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近30亿吨降水。每年,台风给中国、日本、印度、菲律宾、越南以及美国沿海地区带来的水量,往往要占到当年降水量的25%以上。在炎热的季节里,台风暴雨的光临,可以缓解旱情,使作物焕发生机。 假如没有台风,世界各地冷热将会更不均衡。赤道地区日照最多,气候炎热。台风最大时速可达200千米,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带走这一地区的热量,热带便会更热,寒带也会更冷,而温带将从地球上消失。 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奋的“清洁工”。雷电交作时,空气中的部分氧气会激变成臭氧。稀薄的臭氧不但不臭,而且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闪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90%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更加清新宜人。 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就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据估计,每年地球上空会出现31亿多次闪电,平均每秒钟100次。每次放电,其电能高达52700千瓦时,连世界上最大的电力装置都不能和它相比。空气中含有占总体积78%的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的氮气,闪电时,电流高达10万安培,空气分子在瞬间被加热到3万摄氏度以上,致使大气中的氮和氧化合,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继而转化生成二氧化氮。雨水又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含有微量硝酸的雨水降落地面后即是作物可以直接吸收的氮肥。据测算,全球每年由雷雨(闪电)“合成”的氮肥达5亿吨。这5亿吨从天而降的化肥,相当于5万个年产 1万吨的化肥厂的产量总和。 13.假如你只想略略了解本文将要说明什么,你会抓住文中的哪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假如你想快速提取全文的主要信息,你的阅读方法是:(答题不得超过20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假如你想举例说明本文的说明方法(限三种),请把它写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假如请你精读第4自然段,你能说说“清洁工”的两个方面的含义吗?(2分)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假如请你简明地介绍雷雨(闪电)“制造”氮肥的过程,你能试一试吗?(3分)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一)记承天寺夜游 (6分)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怀民未寝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9.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 20. 全文没有一处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2分) 能体现友情的句子: 理由: (二)(6分) 禁殉《礼记》 陈子车死于卫,其妻与其家大夫谋以殉葬,定而后陈子亢至②,以告日:“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子亢曰:“以殉葬,非礼也;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得已,则吾欲已;不得已,则吾欲以二子者之为之也。”于是弗果用。 【注释】:①陈子车:齐国大夫。 ②陈子亢:陈子车之弟。 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其妻与家大夫谋以殉葬 谋:阴谋 B.夫子疾,莫养于下 养:侍奉 C.孰若妻与宰 宰:家臣 D.得已,则吾欲已 已:停止 2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以殉葬,非礼也。 译文: 23.这则故事反映了古代人殉制度的残暴,也反映了开明之士的正义感,陈子亢采用了 什么方法制止了一场悲剧的发生?(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