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这些时间词美在哪里? 提示:本诗是按时间顺序来抒发感情的,时间的转换恰当地表现了随着时间的变化作者感情的层层递进。 参考答案:美在它们不露痕迹地表示出时间的变化、情感的步步增强。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5~7题。 乡愁四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流逝的青春在岁月中蹉跎 两鬓已悄然爬上银丝 一滴泪珠忍不住 真的不敢回过头去 怕承担不起亲人热切的目光…… 夜幕降临 晚风在耳边不停地轻唱 不知床前那皎洁的月光 是否也曾照在故乡亲人的窗上…… 5.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它们有什么特点? 提示:首节的“长江水”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它是自然滋润万物的汩汩清泉,它是母亲哺育儿女的甜美乳汁,它是祖国抚慰游子的绵长柔情。第二节的“海棠红”和第四节的“腊梅香”极富古典韵味,很容易引发人们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相似联想,也含蓄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留恋和热爱。第三节的“雪花白”以雪花的晶莹剔透、洁白无瑕隐喻游子对祖国母亲的赤子之心和挚爱之情。 参考答案: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 依次选用的四个意象极具中国特色和个性风格,抒发了诗人久积于心、耿耿难忘的乡愁情结。 6.阅读诗的第一节,我们可以联想到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读诗的第三节,我们可以联想到杜甫《春望》中的诗句:“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 答案:举杯销愁愁更愁 家书抵万金 7.试分析“一张、一片、一朵”等词语的妙用。 用“一张海棠红”来强调“红”,以突出“红”的鲜艳灿烂,而这“红”又与后文的“血”自然相连;用“一片雪花白”来强调“白”,白得晶莹剔透、纤尘不染,而这“白”字又与后面的“信”紧密相连;用“一朵腊梅香”来强调“香”,以突出腊梅的清香四溢、沁人心脾,而这“香”字又与下文的“母亲”相连接。相反,如果说“给我一张红海棠”“给我一片白雪花”“给我一朵香腊梅”,后面随文就势的自然联想就无法展开。因此,从这反常离奇的搭配中我们是可以体会到诗人的诗心智慧的。 深层探究 8.两首诗同是写乡愁,说说它们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提示:可从写作背景和诗歌选取的意象分析。 参考答案:这两首诗有着相似的写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陆,后来赴台湾。两位诗人都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化,继承传统文化中乡愁的永恒主题并写出了新意。不同之处在于: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她的《乡愁》,缠绵悱恻,分别写故乡月夜的笛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别后对故乡的绵绵思念,意境深幽,比喻新异,也具有比较强的时代意义。但在思想深度的开掘上,这首《乡愁》不如余光中的《乡愁》深刻。 中考链接 9.(山西太原中考) 运用积累填空,并仿照(1)~(3)题的形式完成第(4)题。 (1)诗有形。那是“烟笼寒水月笼沙,”的轻烟淡月;那是“,浅草才能没马蹄”的花态草情。 (2)诗有味。“梅须逊雪三分白,”,雪中的梅树清气飘逸;“采菊东篱下,”,竹篱边的菊花幽香浮动。 (3)诗有声。“马作的卢飞快,”,征伐之声回荡在烟尘滚滚的沙场;“,便引诗情到碧霄”,阵阵鹤鸣洒落于秋日的碧空。 (4)诗有色。“隔断红尘三十里,”,红白相衬,像一幅写意的画;。 答案:(1)夜泊秦淮近酒家 乱花渐欲迷人眼 (2)雪却输梅一段香 悠然见南山 (3)弓如霹雳弦惊 晴空一鹤排云上 (4)白云红叶两悠悠 (示例)“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绿意葱茏,如一首悠然的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