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俯身倾耳以请。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6.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余/幼时/即嗜学。 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C.余因/得遍/观群书。 D.俯身/倾耳/以请。 17.作者宋濂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在阅读段中,找出切身体会的句子。(3分) 18.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谈自己刻苦学习经历的?(3分) 19.结合课文,说说现代中学生应有怎样的苦乐观?(4分)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3周语文学科练习 25.诗词曲五首 第五单元复习 命题人:张艳伟 时间:100分钟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 (3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烂柯( )折戟( )宫阙( ) 峰峦( ) 闻笛fǜ( ) 干gē ( ) 风piāoxù( ) hànqīng( ) 宫què( ) qióng( )楼 chánjuān( ) fēngluán( ) 2.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①暂凭杯酒长精神( )②折戟沉沙铁未销( ) ③千里共婵娟( ) ④伤心秦汉经行处( ) 3.默写、填空。(10分)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酬”的意思是_ __________,“乐天”是___________。 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 ③《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 。 ④《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 。 ⑤《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 。 ⑥《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 。 ⑦巴山楚水凄凉地, 。 ⑧ ,身世浮沉雨打萍。 ⑨ , 。伤以秦汉经行处, 。 4.填表(10分) 项目酬乐天……赤壁过零丁洋水调歌头山坡羊 作者 朝代 体裁 名句 押韵 韵脚 修辞 表达的感情 二、阅读理解:(70分) (一)水调歌头 苏 轼 (36分)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苏轼,___________代杰出的___________家,号___________。他与父亲___________,弟弟___________合称为“三苏”。他们父子三人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被后人誉称为“___________”。 (6分) 6.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琼楼玉宇:________ ____ ②弄清影 : 7.这首词中表现作者健康乐观的情绪和美好愿望的句子是 , 它的含义是_________ ___,在词中,这句词是对___________说的,后来被人们广泛引用,表达了 。(4分) 8.翻译词句。(2分)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9.这首词的上阙写______ ______,下阙写____ ________。(2分) 10.这首词的中心思想是 (2分) 11.词也要押韵,请把这首词的韵脚写出来:____ _____________。(2分) 12.用“/”划分下列词句的节奏。(3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3.请写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中作者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是: ,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是: , 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6分) 14.“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乃写景之句。“转”、“低”是从人的视角看月,这使我们联想起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什么诗句,写的是思乡之人,抒的是思乡之情。(3分) 15.在苏轼这首词中“无眠”之人特指的是什么?(2分) (二)山坡羊 潼关怀古 (10分)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 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16.本曲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___________家。山坡羊是___________。(4分) 17.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 _。(2分) 18.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2分)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19.仔细品味加点的字,看好在什么地方,会使人产生怎样的联想?(2分) (三)过零丁洋(8分)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0.诗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叙写诗的 。(2分) 21.解释诗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含义。 (3分) 22.谈谈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3分) (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8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3分) 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2分) 3.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3分) (五)(12分)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 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 ,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 给以书,遂成大学 。 【注释】 (1)[逮]及。(2)[穿壁]在墙上找洞。(3)[文不识]姓文名不识。 (4)[大学]大学问家。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资 给以书( )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 2.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2分) A.邻舍有烛而不逮。 B。匡衡勤学而无烛。 C.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D。学而时习之。 3.下列句子中“以”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2分) A.以书映光而读之。 B.资给以书。 C.人多以书假余 D.以中有足乐者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5.由本文而来的一个形容勤学的成语是 ,再写出三个由勤学故事而来的成语: 、 、 。(4分)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4周语文学科练习 1.藤野先生 命题人:张艳伟 时间:100分钟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48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 fēi( )红 芦huì( ) 不xùn( ) nì( )名信 yì( )站 yì( )扬顿cuò( ) yǎo( )无消息 2.给加点的字注音。(6分) 诘责( ) 畸形( ) 深恶痛疾( ) 发人深省( ) 喝彩( ) 瞥见( ) 3.解释下列词语。(4分) (1)深恶痛疾: (2)油光可鉴: (3)竭力: (4)凄然: 4.文学常识填空并回答问题。(9分) 《藤野先生》作者是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我国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__________》,我们在七年级下学期与八年级上学期所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藤野先生》三篇文章均选自他的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__》一书。从这三篇文章的内容来看,你能不能推测出它们的写作先后顺序?请说出你的理由。 5.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4分) 文章中运用了许多反语,如“实在标致极了”、“问问精通时事的人”、“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请你说说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下列词语的含义是什么? 精通时事: 正人君子: 6.贯穿这篇文章的线索有明暗两条线,它们是 ( )(3分) A.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B.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C.鲁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 D.“我”到日本后的所见所闻所感。 7.写出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6分) A.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 B.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 C.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 8.下面句子各用了什么表达方式。(8分) A.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 B.其实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睛,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 C.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 ) D.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 二、阅读理解 (64分) (一)(16分) ①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 a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②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b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③“万岁!”c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④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d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9.选文第一自然段中“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中“这事”是指什么?请加以概括。(3分) 10.文章中加点的四个“他们”,所指对象与其他三个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11.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何种情感?试加以分析。(3分) 12.“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 )(3分) A.日本青年无视社会公德,“我”十分气愤。 B.日本青年那一声叫得特别大,影响了“我”观看时事片的情趣。 C.日本青年为了报复“我”上次匿名信事件的失败,故而大吼大叫:因此“我”十分厌恶。 D.日本青年看到枪毙中国人,幸灾乐祸,严重地伤害了“我”的民族自尊心,故而“我”觉得十分“刺耳”。 13.从选文来看,造成作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是_____ _ ____与_____ _____这 两件事。(每一道横线上不超过6个字)(4分) (二) (19分)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14.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选段的主要内容。(3分) 15.“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理解为 ____________ ,表达出作者____________的情感。“这样”指代____________,这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5分) 16.“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这儿的“确”和“但”在语气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4分) 17.“实在标致极了。”“标致”你怎么理解?(3分) 18.你认为作者写这一部分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发表一下你的看法。(4分) (三) (17分) 华老师,你在哪里 王蒙 二年级时,我们班换了一位老师叫华霞菱,女,刚从北平师范学校(简称北师)毕业,20岁左右,个子比较高,脸挺大,还长了些麻子,校长介绍说,她是“北师”的高材生,将担任我们的级任(犹今之班主任)老师。 华老师对学生非常严格,尤其对一些“坏学生”特别严厉,我们都认为这个老师很厉害,怕她。但她教课、改作业实在是认真极了,所以,包括被处罚得哭了个死去活来的同学,也一致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谁说小孩子不会判断呢? 小学二年级,平生第一次做造句,第一题是“因为”。我造了一个大长句,其中有些字不会写,是用注音符号拼写的。那句子是: 放学以后,看到妹妹正在浇花呢,我很高兴,因为她从小就不懒惰。 华老师在全班念了我这个句子,从此,我受到了华老师的“激赏”。 但是,有一次我出了个“难题”实在有负华老师的希望。华老师规定,“写字”课必须携带毛笔、墨盒和红模字纸,但经常有同学忘带致使“写字”课无法进行,华老师火了,宣布说再有人不带上述文具来上写字课,便到教室外面站壁角去。 偏偏刚宣布完我就犯了规,等想起这一节是“写字”课时,课前预备铃已经响了,回家再取已经不可能。 我心乱跳,面如土色。华老师来到讲台上,先问:“都带了笔墨纸了吗?” 我和一个瘦小贫苦的女生低着头站了起来。 华老师皱着眉看着我们,她问:“你们说怎么办?” 我流出了眼泪。最可怕的是我姐姐也在这个学校,如果我在教室外面站了壁角,这种奇耻大辱就会被她报告给父母……天啊,我完了。 全班都沉默着,大家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那个瘦小的女同学说话了:“我出去站着吧,王蒙就甭去了,他是好学生,从来没犯过规。” 听了这个话我真是绝处逢生,我喊道:“同意!” 华老师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叹了口气,厉声说了句:“坐下!” 事后她把我找到她的宿舍,问道:“当×××(那个女生的名字)说她出去站而你不用去的时候,你说了什么来着?” 我脸一下子就红了,我无地自容。 这是我平生受到的第一次最深刻的品德教育,我现在写到这儿的时候,心仍然怦怦然,不受教育,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呢? 华老师有一次带我去先农坛参加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会前,还带我去一个糕点铺吃了一碗油茶,一块点心,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下馆子”了,这种在糕点铺吃油茶的经验,我借用了写到《青春万岁》里苏君和杨蔷云身上了。 运动会开完了,天黑了,挤有轨电车时,我与华老师失散了,真挤呀,挤得我脚不沾地。结果,我上错了车,我家本来在“西四牌楼”附近,却坐了去“东四牌楼”的车,到东四,仍然下不来车,一直坐到了北新桥终点……后来我还是找回了家,从此,我反而与华老师更亲了。 我们上三年级,级任老师就要换的,因此,华老师就不再教我们了,此后也有许多好老师,但没有一个像华老师那样细致地教育过我。 19.“华老师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叹了口气”表现了华老师怎样的心情?(3分) 20.本文叙事详略得当,哪一件事详写?哪几件事略写?这样处理详略有什么好处?(6分) 21.综观全文,说明华老师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4分) 22.“我脸一下子就红了,我无地自容”,“脸红”和“无地自容”的原因是(4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