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音及词义: 灼zhu :火烧。 棱l ng:物体上下不同方向的两个平面连接的部分。 橙ch ng:红和黄合成的颜色。 卉hu :各种草的总称。 万紫千红:这里形容花的颜色丰富。 三棱镜:用透明物质做成的截面呈三角形的光学仪器,也叫“棱镜”。 分泌m :从生物体的某些细胞、组织或器官里产生出某些物质。 萎谢:(花草)干枯凋谢。 悠长:(时间)长。 二、相关背景: 关于作者 贾祖璋,浙江省海宁县人,生于1901年,我国著名的生物科普作家。1920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曾任小学教师、商务印书馆和开明书店编辑,解放后历任中国青年出版社和科学普及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福建科普创作协会理事长等职务。他撰写的科普读物主要有《鸟类研究》、《鸟与文学》、《生命的韧性》、《生物学碎锦》等。他的科学小品,内容充实,构思精巧,语言简洁洗练,文笔清新朴实。收入中学课本的有《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南州六月荔枝丹》(均选自《生物学碎锦》)。 贾祖璋原先是位小学教师。1924年,他从报上看到商务印书馆要招收一批剥制动植物标本的工人,便急忙赶到上海报考,结果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该馆录取。旧上海是个花花世界,不少青年人迷恋于洋场里的熙熙攘攘、霓虹灯的五彩缤纷;而且剥制动植物标本,在一般人眼里是不值一顾、低人一等的工作,可年轻的贾祖璋却爱上了这个职业。他爱惜光阴,不善“交际”,工作之余,悉心读书写作。那时,商务印书馆有个植物园,由一位工人管理。贾祖璋“毛遂自荐”,搬进去和工人住在一起。植物园里,人只有两个,而花草树木却有千百种。有人问他:“住在园里不感到寂寞吗?”他笑笑回答:“我喜欢安静。不妨碍别人,别人也不妨碍我,何况还有这许多花草做伴。”就这样,他一边当工人,一边精心观察,详细记录,积累了大量创作素材,并参考日文资料,编著了《鸟类研究》、《普通鸟类》、《世界禽鸟物语》等书。和别人合撰的六十万字巨著《中国植物图鉴》,也是在这时开始准备的。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荣获了全国“新长征优秀科普作品奖”一等奖。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本文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事理说明文,它将深奥的知识用通俗、准确而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方法向读者作了介绍,提高读者对事物的认识能力,达到了科学普及的目的。课文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有关花朵为什么呈现红色和其他颜色的科学知识,重点说明花朵的红色是它自身的各种条件和需要,以及自然、人工等因素对它的作用而形成的结果,赞颂了人类创造性的劳动成果。 二、文章脉络 全文共11段,按总——分——总结构,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用设问的方式提出要回答的问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第二部分(2~12),回答“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 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2~7),花儿之所以呈现红色的内在原因。包括:物质基础、物理学原理、生理需要、进化观点。 第二层(8~10),花儿呈现红色的外在原因。包括:自然选择、人工选择。 第三部分(12),总括全文。 三、写作方法 ⑴说明具体明晰,浅显易懂。 ⑵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四、重难点导析 ⑴第10段介绍人工选择的作用。 本段共举三例:牡丹、大丽花、虞美人。这三个例子各有代表性,缺一不可。举牡丹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人工选择使之具有各种不同的形态及颜色;举大丽花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其形状更多,颜色也不同,二者一国内一国外的例子;举虞美人的例子侧重说明蓝色虞美人的培育经过。这三个例子的共同点是突出了人工选择对花的颜色的作用。其不同点在于它各代表了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的不同时间不同地域的人工选择成果,说明了人工选择的普遍性。 ⑵对课题的理解 课文的标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个设问句,它起着三个方面的表达作用。一是抓住人们所熟知的花的特征(红)提出问题,有助于揭示文章中心;二是以设疑激趣,富有吸引力;三是文章主体部分从六个方面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每一方面都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开头,使文章脉络分明,节奏明快,增添了艺术情趣。 【类文品读】 花儿为什么这样香 24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闻到花香,想到丹桂花开,飘香十里,曾思考着有一种香气微粒在四处飘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