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22、《散步》课文同步测试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基础知识 1、注音(4分) 霎时() 分歧() 酷冬() 熬过() 2、理解句子含义(4) ①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3、解释词语(2分) 霎时 酷冬 4、选词填空(3分) ①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 (铺着 长着)。 ②我的母亲又 (熬过 度过)了一个严冬。 ③母亲 (摸摸 抚摸 )孙儿的小脑瓜。 5、体会加点词语的作用(4) ①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②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6、散步前,文章还有一段对初春的描写。找出来,看看这段描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5) 7、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然后用同样的词语再造一个句子,这个词语的意思要与试题提供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 例句: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造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①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造句: ②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造句: 语言表达 8、依照句子“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坦;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写一句话,要写出“一家人”的一个分歧点或矛盾产生的焦点所在。(4) 9、仿写句子(4) 父爱是一座山峰,让你的身心即使承受风霜雨雪也沉着坚定;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散步》选段,完成下面问题。(12分) (一)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0、从文中找出描写“小路有意思”的语句,并说说在文中的作用。(5分) 11、母亲先要走大路,后来又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母亲说的话及她摸摸孙儿的小脑瓜的动作表明了什么?(5分) 12、“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简要说说加点词语在句中的作用。(5分) (二)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要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④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⑤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小路走去。 13、交代记叙时间的段在( )(5分) A.第②段 B.第③段 C.第④段 D.第⑤段 14、第③段的主要人物描写方法是( )(5分) A.行动描写 B.细节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描写 15、下面是对选文第③段中“强壮”、“高大”的理解,错误的是( )(5分) A.在母亲眼里,儿子正值中年,是“强壮”的。 B.儿子还小,看父亲是“高大”的。 C.因为“我”身体强壮,身材高大,如实反映了“我”的体质、体形。 D.“强壮”是从母亲看儿子的角度说的,“高大”是从儿子看父亲的角度说的。 16、对“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的原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5分) A.祖孙发生了分歧,等“我”定夺。 B.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我”拿不定主意,左右为难。 C.对祖孙的分歧,处理好了,全家就高兴;处理不好,大家就别扭,就会破坏家庭的和谐。 D.母亲老了,听“我”的;妻子在外边,总是听“我”的;儿子还小,还习惯听“我的”。 17、下面两句话,反映了人物什么样的道德品质?(5分) 我说:“走大路。” (母亲)变了注意:“还是走小路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生活中你是怎样孝敬父母的,举一个例子谈谈。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心锁 梁青岭 某一个星期日,儿 子与同学去玩,我一个人来到儿子的房间,发现他的书桌上很乱,就走过去想整理一下。此时,我突然灵机一动,就打开他的抽屉,发现了一个蓝色的日记本。 儿子的日记本第一页上写道:“自打我上初中以后,我的心里十分空虚与孤独,父母除了关心我在学校的表现外,就是把我关在屋里学习。每天当我伏在桌前,永不停地写那永远做不完的该死的作业时,我特别的痛苦,我多么想能有时间到外面去打打篮球,去轻松的活动一下啊……” 读完儿子的日记,我内心感到了一种强烈的震撼。我原以为自己的心灵与他贴得很近,可万万没有料到他并没有把父母当作朋友。 傍晚,儿子回到家里,又关上房门独处,用晚餐的时候,他突然问我,“爸,你俩谁动我的东西了?”我假装糊涂地说:“没有啊。”见我的态度如此坚定,他什么也没说,就满脸不悦地走开了。 过了两天以后,乘着儿子不在家,我又偷偷溜进他的房间,企图从日记里洞察他内心的秘密,令我惊讶的是,抽屉上不知何时安了一把锁。顿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 个低级错误。 晚上,儿子回到家后,我鼓足勇气对他说:“儿子爸爸犯了一个错误,你能原谅我吗?”儿子沉思片刻说:“不就是偷看日记的事嘛,我不想再谈这件事。”“如果你原谅爸爸,就请你打开锁,别把家长当贼似的。”儿子气呼呼地对我说:“这是钥匙,交给你,这回你满意了吧?” 若干天以后,当我无意中再一次来到儿子的房间时,一心想走进儿子内心世界的我,又鬼使神差般地欲看他的日记,我惊讶地发现,儿子的抽屉虽然没有上锁,可那日记本不知何时已无影无踪了。有一天儿子突然对我说:“老爸,你是不是特失落?”“这话怎讲?”“因为我把日记扔了,并发誓,永远不再写日记了。” 我惊愕地醒悟到:儿子心里有一把锁。 19、“读完儿子的日记,我内心感到一种强烈的震撼。”这是为什么?(5分) 20、文章中“心锁”具有怎样的含义?(5分) 21、“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其中“一个低级错误”指什么?(5分) 22、第六自然段中“儿子,爸爸犯了一个错误,你能原谅我吗?”爸爸是否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不对,真诚的求得儿子的谅解?(5分) 23、你是怎样看待父母私拆你们的信件或私看你们的日记的?谈谈你的观点和看法。(10分) 23、《送东阳马生序》课文同步测试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6分) ①嗜学( )②硕师( )③媵人( ) ④容臭( )⑤廪稍( )⑤负箧(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无从致书以观( ) ②四支僵劲不能动( ) ③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 ④流辈甚称其贤( ) 3.解释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4分) ①以衾拥覆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俯身倾耳③以请 ④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①_______ ②______ _ ③_______ ④_______ 4.翻译 (4分)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5.按原文填空。(4分) 其业有不精,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语言表达 6、读了本文,你有什么启示?结合自己实际谈谈。(4分) 7、写出两句关于勤奋学习的名言警句。(4分)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一)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8、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4) 嗜学:( ) 逾约:( ) 假余:( ) 走:( ) 9、简洁地概括上述文段的内容。(4分) 10、作者学习的勤苦表现在哪些地方?(4分) 11、这一层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 (二)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佩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12. 选文选自 代文学家、 写的《 》,它的文体是 。选文运用对比的方法,把 和 作对比,将 和 作对比,勉励马君则 。(8分) 13. 为下列加点词注音并解释其含义。(8分) (1)负箧曳屣( ) 含义: 。 (2)以衾拥覆( ) 含义: 。 (3)右佩容臭( )含义: 。 (4)烨然若神人( )含义: 。 14.下列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和( )(4分) A.足肤皲裂而不知 B.久而乃和 C. 假诸人而后见也 D.竟杀蛟而出 15.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译: 。 (2)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岂他人之过哉? 译: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 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 ,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原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 给以书,遂成大学 。 【注释】 (1)[逮]及。(2)[穿壁]在墙上找洞。(3)[文不识]姓文名不识。 (4)[大学]大学问家。 1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6分) 资 给以书( ) 匡衡勤学而无烛( )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 17、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5分) A、邻舍有烛而不逮。 B、匡衡勤学而无烛。 C、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D、学而时习之。 18、下列句子中“以”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5分) A、以书映光而读之。 B、资给以书。 C、人多以书假余 D、 以中有足乐者 1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 20、由本文而来的一个形容勤学的成语是 ,再写出三个由勤学故事而来的成语: 、 、 。 (8分) 24、《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课文同步测试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基础知识 1、给拼音写汉字 (6分) 磅bó( ) shǐ( )志 hàn( ) 海 香chún( ) yǒu( ) 黑 chì( ) 热 2、解释词语(4分) 矢志: 香醇: 3、选词填空(3分) ① (造就 铸就)了我斗争的品格 ② (赋予 给予)我美的心灵 ③ (留住 挽住)软软的云霞 4、《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是当代诗人 的作品,诗人在诗中用 的修辞手法,充分展开想象,借 的形象,讴歌了美的心灵,抒发了人生理想。(3分) 5、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你能体会作者所说的“骄傲”的主要含义吗?(4分) 语言表达 6、试借鉴本诗的写法,以“我骄傲,我是一滴水(一棵草、一朵云、一只蜜蜂、一头牛……)”为题写一首小诗。(10分)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①无论是红色的、黄色的、黑色的土壤, 我都将顽强地热情地生活。 ②哪里有孩子的哭声,我便走去, 用柔嫩的枝条拥抱他们, 给他们一只只红艳艳的苹果; 哪里有老人在呻吟,我便走去, 拉着他们黄色的、黑色的、白色的多茧的手, 给他们温暖,使他们欢乐。 ③我愿摘下耀眼的星星, 给新婚的嫁娘, 作闪光的耳环; 我要挽住轻软的云霞, 给辛勤的母亲, 作擦汗的手帕。 ④雨雪纷飞-- 我伸展开手臂,覆盖他们低矮的小屋, 作他们的伞, 使每个人都有宁静的梦; 月光如水-- 我便弹响无弦琴; 抚慰他们劳动回来的疲倦的身子, 为他们唱歌。 我为他们抗击风沙, 我为他们抵御雷火 7、将“无论是红色的、黄色的、黑色的土壤”改成“无论在哪里”好不好?为什么?(8分) 8、指出运用的修辞手法(两个),并说说表达效果。(8分) 9、第四节诗人从哪些角度反复吟唱表现美好的心灵的?(8分) 10、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8分)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有我可爱的故乡。 有我迷人的故乡。 桃树倒映在明净水面, 桃园荡漾着孩子们的笑声, 桃林环抱着秀丽的村庄。 桃花映红了姑娘的脸庞。 啊,故乡, 啊,故乡, 生我养我的地方, 终身难忘的地方, 无论我在哪里放哨站岗, 为了您的景色更加美好, 总是把你深情的向往。 我愿驻守在风雪的边疆。 11、写出第二节押韵的字: (12分) 12、诗中的“我”是一位 ,这首诗描绘了 ,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 的感情以及为了故乡 的情怀。(12分) 1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联系自己的家乡,想想怎样表达自己对家乡的赞美与热爱之情,试着把歌词改一改,完成下面填空。(14分) 在那 的地方,有我可爱的家乡。无论 ,总是把你 。啊,故乡, 的地方,无论 ,总是把你 。 25、《有的人》课文同步测试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基础知识(30) 1、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俯( ) 践踏( ) 憎恶( ) 装饰( ) 2、默写(11分) ①表现鲁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诗句是 这是化用鲁迅《自嘲》中“ , ”的诗句。 ②比喻鲁迅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的诗句: , 。 ③最富有哲理的诗句是 , ; , 。 ④表达对烈士敬仰、纪念的诗句是 , 。 3、《有的人》通过对比昭示了一个怎样的哲理?(5分) 语言表达 4、读了本文后,你认为应该怎样做人?你还能举出像鲁迅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吗?(10分)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5、这两节诗选自 ,是诗人 为纪念鲁迅逝世 周年而写的,诗的副标题是 。 (8分) 6、“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这句诗的含义是( )(6分) A、全心全意地为广大人民服务。 B、任劳任怨地工作。 C、心甘情愿地给人民做牛做马。 D、一心一意地为革命事业而奋斗。 7、“不朽”上的引号的作用是( )(6分)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着重强调 D、表示反语否定 8、这两节诗运用的修辞方法有( )(6分) A、排比 对偶 对比 B、对比 反复 比喻 C、反复 比喻 拟人 D、排比 对比 拟人 课外扩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老师的粉笔 红的、白的、蓝的…… 它不是石子, 却能使滚滚波涛在我心中激起。 它不会飞, 却能把我们带到奥妙的寰宇。 它没有口, 却能让我听到 五洲四海的声响音律 啊,它是什么? 是老师的粉笔 老师用智慧和心灵深情地把它浇铸。 9.从表达方式上看,这是一首________诗。(5分) 10.诗中能表达诗歌中心是哪一句?(5分) 11.理解下列两个短语的含义。(10分) A.奥妙的寰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五洲四海的声响音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诗中连用的三个“它不是”“它不会”“它没有”,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6分) 13、老师伴你走过一生,请你也为你的老师写一首诗,赞美你的老师。(18分) 第五单元 22、《散步》 1、【解析】利用工具书。【答案】shà qí kù áo 2、【解析】结合课文,抓住“责任的重大”“整个世界”去理解。 【答案】①人到中年的“我”是家庭的主干,母亲听我的,儿子听我的,妻子听我的,现在祖孙发生了分歧等我定夺,处理好了,全家高高兴兴,处理不好,别别扭扭就会影响家庭的和谐,于是我感到责任的重大,表达我对母亲、妻子和儿子三人浓浓的亲情。②“我”背的是母亲,妻子背的是儿子。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如今,我们把母亲和儿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背负着完整的生命世界,因而油然产生了一种深沉、庄严的感觉,这正是家庭生活中、人类社会中承前启后的一代中年人特有的心理感受。 3、【解析】利用工具书。【答案】一会儿,形容时间很短。 极冷的冬天。酷,极。 4、【解析】熟悉课文,就能选出。 【答案】铺着 熬过 摸摸 5、【解析】结合语境理解。 【答案】形象的写出了母亲面对漫长的酷冬,在身体和精神方面所经受的磨难之大。“早已习惯”:说明母亲和儿子一起生活的时间已经比较长。“还习惯”:说明儿子因为年龄小,在许多方面尚未形成主见,往往照父亲的意见办事。 6、【解析】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结合课文主题回答。 【答案】第4段是对初春的描写。新绿、嫩芽、咕咕的冬水,写出春的气息。在这样的气息中,使人感觉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召唤。正是因为感受到冬去春来,气候转暖,生机萌动,全家人才一起出来散步。这是对全文的铺垫。另一方面也使文章的感情基调由深沉变得欢愉起来。 7、【解析】结合语境理解例句加点词语意思,所造句子加点词语意思要和例句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答案】我采集了一个蝴蝶作标本。你应该负责任 8、【解析】突出矛盾产生的焦点 。【答案】略 9、【解析】是比喻句【答案】是一片大海,让你的灵魂即使遭到电闪雷鸣依然仁厚宽容。 10、【解析】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回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