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二试题库 > 月考 >

初二语文复习资料:课文练习题与参考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二)课外阅读
    曾子①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②还,顾反为女杀彘③。”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④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①曾子,名参,孔子的学生。 ②女,同“汝”,你。 ③彘(zhì),猪。 ④婴儿,小孩。
    13.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女还(回来) B.顾反为女杀彘(返回)
    C.特与婴儿戏耳(开玩笑) D.遂烹彘也(烧煮)
    14.下列加点字“之”,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曾子之妻之市(她,指曾子的妻子)
    ②其子随之而泣(她,指小孩的母亲)
    ③曾子欲捕彘杀之(它,指猪)
    ④妻止之曰(他,指曾子)
    ⑤听父母之教(的)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15.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A.今天儿子被欺骗,就是教儿子学会骗人。
    B.今天儿子被欺骗,这是教儿子欺骗别人。
    C.今天你欺骗儿子,就是教儿子学会骗人。
    D.今天你欺骗儿子,这是教儿子欺骗别人。
    16.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
    A.曾子之妻答应“杀彘”,只是为了哄骗儿子。
    B.曾子要“捕彘杀之”,是为了使妻子信守诺言。
    C.曾子认为,孩子是无知的,全靠有学问的父母来教诲。
    D.这个故事的寓意是,要从小养成诚实的品质。
    三、综合性学习
    17.仿照下面两个例句,另选一种事物,写一句简短而富有意味的话,要求能含蓄地概述出这种事物的特征,并能给人以启迪。
    例句:①蜡烛——自身站得不正,必然泪多命短。
    ②胶水——在夹缝中生存,实现自身价值。
    四、写作训练
    18.题目:生活中的启示
    提示:邹忌通过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细心领悟出了治理国家的大道理。那么,同学们请你仔细思考一下在自己生活中,有没有发生过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而这些事情能给你一些启示呢?请你记录下来吧,字数500左右。
    参考答案:
    1.D 2.D
    3.C.美,认为……美
    4.C 5.C  6.C 7.C
    8.①能在公共场合批评我的过失,传到我的耳朵里的。
    ②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9.B
    10.说明在此之前,齐国的朝政等方面确实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11.“此”指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这种情况。“战胜于朝廷”是指内政修明,不必用兵就能使别的国家畏服。
    12.(1)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错的,我知道后,授予下等奖赏。(2)满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13.A(“还”意为“返回、回去”)
    14.B(①中“之”是动词,到、往。 ④中“之”为代词,指“捕彘杀之”这件事。)
    15.A
    16.C D
    17.示例:水彩笔——没有各自的“心血”,就不会有色彩斑斓的画面。橡皮——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量角器——要测度他人,必须先自己“胸中有数”。订书器——有压力,才有动力。毛笔:脚步虽慢,留下的却是难以磨灭的印迹。
    18.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