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中南校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初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卷面 4分基础二、阅读(52分)作文 60分附加题 10分总分 34分(一)12分(二)17分(三)13分(四)10分 一、基础(34分) 1、默写或根据提示填空。(共12分)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胜事空自知。 ,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4)弃我去者, ;乱我心者,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5) ,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6)二十三年弃置身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美好愿望的诗句是: , 。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两项( )( )(4分) A.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心领神会 B.安求其能千里也 / 心安理得 C. 执策而临之 / 束手无策 D.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量齐观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3-5题(9分) 潇洒是一道kè shǒu( )在每个人心灵中的美丽的风景。潇洒的nèi hán( ) 包罗万象。“采菊东篱下”是一种清静的潇洒,“胜似闲庭信步”是一种喜悦的潇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一种豪迈的潇洒,“闲敲棋子落灯花”是一种悠闲的潇洒, 。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分) kè shǒu( ) nèi hán( ) 4、联系上下文,仿照划波浪线的语句在横线处补充恰当语句。(3分) 5、请用下面的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的两个)(4分) 风景 包罗万象 清静 豪迈 悠闲 按要求完成第6-8题。(9分) 今年,广州市将主办第16届亚运会,志愿者将会成为其中的亮点。据广州亚组委副秘书长、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透露,广州市委市政府从政策、资金和人力上充分保障亚运会志愿服务事业,已成立亚运会志愿者项目前期筹备小组,主要由亚组委人力资源部和团广州市委的领导负责,充分利用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经验和优势。假设你是第16届亚运会特邀小记者,你将参与以下活动。 6、给你一个机会去采访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开头你该怎么说?(3分) 7、请你为所有参与本次志愿者行动的共青团员们设计一条富有号召力的服务口号。(必须用两个句式大致整齐的句子,20字以内)(2分) 8、请你来主编一期亚运小报,你的报名是什么?你将设置哪些小栏目(小栏目不少于2个)。(4分) 二、阅读 (一)马说(12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铲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10、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4分) 答: 11、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二)怜悯和善行的距离(17分) ①瑟瑟的空气中,我跺着脚,焦急地等在长长的队尾,诅咒着这该死的冷天,抱怨着中药房处理事务的缓慢,照这样下去,再有一个小时我也抓不到药。 ②当我在长凳坐下时,注意到旁边的老头——枯瘦的他裹着厚厚的棉衣,头上戴了个滑稽的婴儿绒帽,脸色苍青,在凳上蜷成一小团,马上要进入打盹的状态,“一旦睡着,他肯定要着凉的。”我这样想。 ③ 一个抓完药的大妈推了推老头:“老张别睡,你儿子呢?”老头遽然睁眼,回答:“回家了。”“怎么把虚弱的老爹单独留在这儿呢?”我可怜起他来。 ④一个护士问了一声,就走到旁边的房间里去,我听见她和别人的高声攀谈:“老张家真可怜,连两百块都拿不出,他儿子回去借钱了。”我是不是帮他些什么,我想。“你冷不冷?要不要我脱件衣服给你?”我问老头。老头愣了一下,随即摇头拒绝了。“或者,我扶你到护士房里的火炉前坐着等?”我再次提议,老头眼巴巴地往房里望了一眼,犹豫半天,说:“不打紧,我儿子很快就来了。” ⑤“你干什么?”当我还想提议时,过道里突然传来争执声,护士抓着一个汉子,汉子手里,抱着从病房里取出的一床棉被。“没见他快冻死了吗?”汉子走过来,用棉被把老头包裹起来。见他这样,护士默许了,老头抬着感激的眼,对汉子说:“谢谢,谢谢。” ⑥我像被狠狠掴了一个耳光,这里的人,几乎都在同情老头,可没人真正为他做些什么,包括我。怜悯和善行之间,有一个不大不小的距离。 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4分) 13、文章第○1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14、结合语境,说说第②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5、请说说生活中你与文中的“我”或者“汉子”相似的经历,并谈谈感受。(5分) (三)枫叶礼赞(13分) 我爱枫叶,因为它红得深浓,红得艳丽。 多少年来,一想到秋,我首先就会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就会想到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会引发许多联想和感慨。在萧瑟的秋天,枫叶红得那么动人,不能不使我心驰神往。 在北京,重阳节过后到香山看枫叶,正是很好的时节。过去的文人骚客,在这样的时候,往往骑一头小毛驴儿,慢慢地出了西直门,一步一颠直往西边走去。到了碧云寺一带,就渐入佳境,像喝了一杯花雕酒一样,陶醉于枫叶那鲜艳的色彩,流连忘返。有时,他们还会即景遣兴,吟诗作赋。我虽没有这样闲散的雅兴,但我也爱枫叶。没有别的,爽直一点儿说,就是因为她红! 秋冬之交,正是吃萝卜的时候。夜晚的街头,常常传来"萝卜赛梨"的清脆叫卖声,引诱你不得不去买一个尝尝。萝卜有"红到心"的别称,可是它的内心是不是红的,还得等到剖开之后才见分晓。这哪里赶得上枫叶。枫叶是那么直接、那么毫不遮掩地展现自己的色彩。枫叶敢于红,红得有气魄。 枫叶之可爱,还在于当别的叶儿经秋枯落时,她偏偏红得艳丽。她耐得住风霜交加,经得起秋之摧残,战西风而不怯,披严霜而愈丽,显露出无畏无惧的神采。单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赞美。 有人说,枫叶虽红,可毕竟是到了肃杀的秋天。《董西厢》中有一警句:"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以枫叶吟离别,把枫叶比作血,这是随人的心情而生发的。但在我看来,说肃杀也好,比作血也好,都还是在于秋,而不在于枫叶;把枫叶之红比作血,这是因为她抗得住肃杀之气啊! 枫叶也并不因为红而孤独。你看,去香山看红叶的人那么多;而且,东篱黄菊,山涧青松,挺拔的竹,清香的梅,或跟她同时,或相继绽放,都与枫叶相伴,在耐寒抗冷中各显风采。 一想到秋,我就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往往使我又联想到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劳动者。他们抗严寒,战酷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他们不畏艰难,勇于奉献,弘扬了时代的精神。他们尽管很普通,却是我们时代的英雄。我觉得,用枫叶来比喻这样的英雄人物是再恰当不过了。 我礼赞枫叶,我爱她斗西风血点儿红! 16、从上文看,枫叶有哪些特征?(4分) 17、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谈谈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5分) 18、作者笔下的枫叶有什么象征意义?(4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