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门槛.( kǎn) 祈.祷(qǐ) 滞.笨(zhì) 鲜.为人知(xiǎn) B.气氛.(fēn) 倔.强(jué) 校.对(jiào) 锋芒毕露.(lòu) C.亘.古(gèn) 惩.罚(chéng) 哺.育(pǔ) 气冲斗.牛(dǒu) D.粗拙.(zhuō) 侮.辱(wǔ ) 诘.问(jié) 锲.而不舍(qi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 A.狂澜 屏嶂 深恶痛绝 大庭广众 B.诧异 取谛 慷慨淋漓 妇孺皆知 C.烦琐 惶恐 微不足道 家喻户晓 D.咳嗽 尴尬 心不在焉 一泄万丈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B.“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与大义担当。 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叮嘱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莫泊桑的《项链》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四岁的表弟模仿奥特曼打小怪兽,那模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C.我的同桌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D.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在备战考试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缺乏的,一是自信心不足,二是学习方法不当。 B.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收入,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 C.深受读者喜爱的杨绛先生,在不凡的一生中,留下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 D.《中国成语大会》深受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6.下列关于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说和做》作者是著名诗人臧克家,山东诸城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红烛》等。 B.《阿长与<山海经>》记叙了阿长和鲁迅童年时生活中的几件事,详略得当,生动刻画了 长妈妈的善良、淳朴,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C.《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期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和《孔雀东南 飞》被誉为是“乐府双璧”。 D.《台阶》这篇小说,用第一人称讲述了“我”父亲与台阶的故事,文中不乏许多生动 传神的细节描写。 7.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老人与海》取材于一古巴渔民的真实经历,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晚年证明自己创作 实力的中篇杰作。作品于 1954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B.《老人与海》的主人公圣地亚哥说过,“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他 在不幸的存在状态中,实现了人性、勇敢和尊严的价值,表现了人的意义,体现 了人的伟大和英雄本色。 C.《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 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是《琐记》。 D.《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 1926 年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共 10 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