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北师大版2015初一语文下册期中单元试题(含答案解析)(4)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4.示例:①文章通过记叙父亲教“我”写毛笔字这件事,体现了父亲是一个关爱孩子、懂得教育的人。②文章通过记叙父亲终生写端正的毛笔字这件事,体现了父亲是一个具有正直、慎重、执着等优秀品质的人。(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注意题干中“结合文章内容”的要求,要结合原文中的有关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文中写父亲主要写了两件事,一是父亲教“我”写毛笔字,二是父亲不鼓励“我”写“行”写“草”,自己坚持写端正的《玄秘塔》。从前一事件可看出父亲“关爱孩子、善于教育”,从后一事件可看出父亲“做人端正、慎重、执着”。)
    15.情感:①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或“对汉字书法之美的赞叹”);②对父亲的敬爱(或“怀念”)。认识:(示例)书法的线条让“我”认识颇深,纵观古今书法,线条大抵给人三种美感:分别是阳刚之美、阴柔之美和中和之美。文中作者父亲的端正书法,就是中和之美,而草书是阴柔之美。书写汉字是在写生命,一笔一画间,都是对美好生命的虔诚礼赞,抑扬顿挫的笔法,是自我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柔软的笔锋与粗糙的纸面所碰撞出的激情,那是自我内心深处灵魂的呐喊。(本题第一问可结合第12题作答,从对父亲的叙述,可以看出作者对父亲的敬爱之情;从自己对名字的练习,可以看出作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第二问可结合文章内容,从汉字的形式美和内在美谈自己的认识,只要言之有理,语句通顺即可。)
    16.①一面做饼,一面骂人。②不接受别人的建议。③上门买饼必须电话预订,否则概不应酬。④代销他的香饼必须在同一天卖完。⑤厌恶、拒绝机械化做饼。⑥孤僻沉默。(本题考查信息提取能力。提取信息要扣住“怪脾气”的要求,要立足于文中关键的句子。我们可以从第⑩段中“脾气可大呢,一面做饼,一面骂人”,第○14段“凡是上门买饼的,必须拨打电话预订……凡是不曾预先订购而贸然摸上门去的,香伯一概不应酬”,第○15段“有人劝他把这种家庭式的香饼制作业机械化、企业化,他一口回绝”,第○16段“原本孤僻沉默的他,变得更加古怪寡言了”等获得信息。)
    17.承上启下。[本题考查文段的作用。这段文字处在选文中间位置,应首先考虑过渡(承上启下)。前半句“我那份意愿,死亡了的记忆”承上,承接上文有关香伯的回忆。“立刻霍地复活了”启下,由此自然开启下文对香伯近况的介绍。]
    18.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更加真切地表达出作者对香饼的喜爱之情。(本题要求分析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分析时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香伯做的香饼,单是饼皮,便足以令人拍案叫绝……还俏皮地粘着几颗好似在跳舞的芝麻”,句中“俏皮”“跳舞”两个词用语生动活泼,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联系全文不难看出,表达的应是“我”对香饼的无限喜爱之情。)
    19.对比与比喻的运用,突出了香伯的香饼质量无与伦比。(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句中“那些识货的人”“依然回返老屋找香伯”买香饼,与“许多没有尝过香伯‘原装货’的,却傻傻地把‘鱼目’当‘珍珠’”,去买香伯徒弟的香饼作对比。其中“鱼目”“珍珠”又是比喻,分别比喻徒弟的香饼和香伯的香饼。另外,答题时应突出香伯香饼质量的好。)
    20.写作指导:只有把握了景物(事物)的特征,才能写出有特色的文章。要写好本篇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选好观察点,多角度写景。观察景物的方法一般有:定点观景,就是观察点固定,观察的景物不固定;动点观景,即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观察某一景物,正如苏轼所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移步换景,即随着立足点的移动,观察的对象或同一对象的角度也不断变化。(2)要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感知。例如朱自清在《春》一文中,先写了红、粉、白各色花之后,用嗅觉感知“花里带着甜味”“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还写了听觉“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多么富有生机的春意啊!(3)要用词准确,手法多样。要写好景物,仅仅通过细致观察来抓住景物的特点还不够,发现了景物的特点并不等于能把这些景物的特点描绘出来,因此,我们在注意观察、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的同时,还应注意通过阅读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储备,丰富自己的词汇量,要注意炼字炼句,学会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例文:
    三月江南雨
       窗外,又淅淅沥沥地飘起了小雨。三月的江南,正是多雨的季节。
       江南的雨,恰似江南的山水,淡淡的,清清的,柔柔的。当纷纷细雨飘过,整个江南便成了一幅巨大的水墨画,清新淡雅,水汽氤氲,带有一种古典的婉约,美得让人心醉。你看,那细细的雨丝,像牛毛,像花针,密密而斜斜,绵绵而潇潇,似烟似雾,似幻似梦,为江南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整个天地都笼在一片蒙蒙的雨雾里。
       雨点敲打着窗棂,发出“沙沙”的声音。因为一阵阵的风吹过,这“沙沙”声便忽远忽近,时强时弱。坐在窗前,聆听着这曲曼妙优美而又变幻无穷的雨的乐章,我想,这个下午,我不会寂寞了。雨渐渐地大了,滴滴答答地打在屋瓦上,叮叮当当,洒下一串串欢快的音符。屋檐上的雨水,如垂下一条条银线,在青石板上溅起一朵朵水花的同时,也奏出了平平仄仄的韵律。
       三月的江南雨,虽然不如夏季的暴雨那样浩大密集、气势磅礴,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姿态与灵动。你看,那晶莹的雨滴洒在一簇簇树叶上,幻化出一片片耀眼的鲜绿;那如针般的细雨落在手心,凉凉的、滑滑的,给人一种特别舒服的感觉。
       绵绵细雨,笼罩着江南大地,滋润着万物。我分明看见,无数的生命在这纯净的世界里起舞,在这清新的空气中勃发。可是,她自己的生命却是如此短暂,从天空到大地,便是雨儿们全部的生命旅程!残酷吧?可惜吗?雨儿们说,不,这是责任,也是每滴雨不变的使命!
       雨,你这守望的天使,用美丽的翅膀,不,用全部的生命,去滋润整个江南大地上的每一个生灵。雨,三月江南雨,我敬佩你,赞美你!
    点评:作者细致观察,从不同的角度感知和把握了三月江南雨的特点,并运用多种写法将其特点刻画得细腻入微、真切动人。不仅如此,作者还从雨中获得了深刻的感悟,赞美了雨的崇高精神。读罢本文,使人既能得到美的享受,又能获得人生的哲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