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名著阅读(2分) 22.“青年人啊,为着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地描绘你现在的图画。”这首小诗出自冰心的诗集。这部作品大致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3.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沉醉于”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文体(诗歌除外),600字以上,文中不能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所在学校的名称。 七年级语文(上)(人教实验版)(天津专用)期中检测题 参考答案 1.C(A.“颤”读“chàn”,B.“玷”读“diàn”,D.“聒”读“guō”。) 2.B(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可以从词义区别和词语搭配的角度分析。“焕发”是“光彩四射”“振作”的意思,多用来形容精神,“散发”只有“发出”的意思;“承载”指“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而“承担”是“担负,担当”的意思,一般与“责任”搭配;“凝聚”有“聚集,积聚”的意思,一般与“力量”搭配,用“凝聚”比“凝结”更合适。) 3.B(本题考查辨析句子语病的能力。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首先找出句子主干,看搭配是否得当,成分是否残缺;然后再看修饰语、限制语是否得当;再看是否有语序不当或前后矛盾之类的问题。A项前后不一致,把“会不会”“能不能”去掉;C项属于搭配不当,把“季节”改为“地方”或“去处”;D项属于句子缺少主语的情况,可去掉“由于”或“使”。) 4.D(引用的诗句句末不加标点符号。) 5.A(“饱食”运用拟人写出了稻谷的丰收。) 6.C(结合语境分析近义词,也可用排除法。) 7.B(紧扣上下文内容。) 8.C(这三个词语语气不同,不能调换。) 9.C(两个“其”都指“他们”;第一个“之”指“优点”,第二个是“缺点”。) 10.D(例句中的“而”与D项中的“而”均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A项中的“而”表顺承关系,可不译;B项中的“而”表顺承关系,可译为“而且”;C项中的“而”表顺承关系,可不译。) 11.B(“学而/不思则罔”改为“学而不思/则罔”。) 12.(1)何当共剪西窗烛(2)还来就菊花(3)曲径通幽处潭影空人心(4)随风直到夜郎西(5)江春入旧年(6)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注意不要多字、漏字,不要写错别字。) 13.(1)稳固(2)像这样(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要确定一个文言实词在特殊语境中的具体含义,不仅要靠积累,还必须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具体方法。解释文言实词,要注意结合语境。“固”在这里是一个形容词,它的主语是“本”,即“根”,所以应解释为“稳固”;“如”一般解释为“像”,“是”在文中是个代词,应解释为“这样”,所以“如是”是“像这样”的意思。) 14.因此君子大多种植竹子,作为庭院中的观赏物。(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有特点的文言句子,要注意不同句式的文言语句的翻译方法,这也是中考对我们提出的具体要求。翻译时要注意落实重点词语“故”“树”“实”等的意思,将句子大意翻译正确。) 15.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如同君子的美德。(对文言文的整体把握,要以对文章的整体理解为基础,在准确理解词义、句意后,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情理、事理,辨清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抓住文章的主旨来选择正确答案。由原文可知,“竹似贤”的原因在于“竹本固”“竹性直”“竹心空”“竹节贞”。) 附课外文言文参考译文: 竹子像贤能的人,为什么呢?竹根稳固,稳固有利于树立德操,君子看到它的根,就会想到善于树立德操坚贞不拔的人;竹秉性直,刚直不阿有利于立身,君子看到竹的秉性,就会想到立身刚正不偏倚的人;竹心虚空,内心虚空有利于体察天地之道,有修养的人看到竹心,就会想到谦冲虚心接受的人;竹节坚贞,坚贞有利于树立志向,君子看到竹节,就会想到磨炼自身名节操行、在顺境逆境中都保持一致的人。像这样,因此君子大多种植竹子,作为庭院中的观赏物。 16.老人问路,“我”故意指错路。“我”迷了路,被人送回家。(通读全文,文章“一个老人……蹒跚着走去”,写老人问路,“我”故意指错路,为情节的发展阶段。而“我后来嘤嘤地哭起来……”一段,则写“我”迷路后,被人送回家,为情节的高潮阶段。) 17.一是“我”想让别人迷路,结果是“我”自己迷失了回家的路;二是“我”迷失了善良本性之路。(题干中“一语双关”一词表明“迷路”既有表层义,也有深层义。根据文中“我”故意为老人指错路,“我”却自己迷了路一事可知,“迷路”表面指“‘我’想让别人迷路,结果是‘我’自己迷失了回家的路”;文章虽然写了一件很小的事,但其实是暗示人不能有自私、邪恶的念头,因此“迷路”的深层义指“‘我’迷失了善良本性之路”。) 18.C(不能说是“自私自利、品质败坏”,只能说是调皮,喜欢恶作剧。) 19.(提示)第一问可从人与自然的角度作答——人类出于对财富的追求,乱砍滥伐,竭泽而渔,肆意掠取地球资源,导致陷入环境气候危机。如罗布泊的消逝,青海湖的湖面下降,月牙泉的濒临干涸;又如雾霾天气的频现:这些都是人类由于自私自利,破坏了环境,最终自食恶果。也可以从社会层面作答——古往今来,为官做宰,如若只为了名与利而泯灭良知、不顾黎民百姓的利益,虽有一时之风光,到底还是会身败名裂,为人不齿。还可以谈谈身边的事例,只要是与“出于自私、玩弄等不够阳光、健康的欲念,而以害人始,以害己终”相符的各种现象皆可。第二问只要是谈到了“为人处世保持善良之心”即可给分。(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举出事例即可。关于启示应围绕“为人处世保持善良之心”阐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