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201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题答案(4)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选自《南方日报》)
    16.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内容。(3分)
    17.文中“当我在她的作文本上再次写下那句老生常谈的话时,我决定对她进行点名批评”。“再次”是第几次?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我”当时的心情。(3分)
    18.分析文中划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3分)
    19.文章以“一支恸哭的金色钢笔”为题,谈谈你对“恸哭”一词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的理解。(5分)
    三、作文(40分)
    20.题目:成长路上忧和乐
    要求:(1)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2)要用上适当的描写。⑶不少于600字;(4)书写要工整;(5)标点要规范。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4分)1、xiá dié 险峻 2.(2分)B
    3.(2分)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4.(2分)B
    5.(8分)(1)明月来相照 影入平羌江水流 山际见来烟
    (2)散入春风满洛城 送儿还故乡 马上相逢无纸笔
    ( 3)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每空一分,句中出现一个错别字不给分)
    6. (4分)(1)阿廖沙的成长;(1分)(2)外祖父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如阿列克谢因染坏一匹布,被他打得昏死过去;狠心剥削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帮工偷东西。表现了他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的性格。(3分)
    7. (4分)(1)(2分)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或:黄河流域自然环境优越,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较先进。)
    (2)(2分)黄帝及后裔生长在黄河中游,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称之为“中华”。(或:中华民族的祖先聚居在位居四方之中的中原,且黄帝及后裔自称“华”。)
    二、阅读(34分)
    (一)(10分)8.(2分)⑴父/利其然也⑵自是/指物作诗立就9.(2分)(1)通“攀”,牵,引;(2)胜过、超过。 10.(4分)⑴(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⑵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请仲永题诗。 11.(2分)因为仲永的父亲“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钱财(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而使方仲永失去后天学习的有利时机。(或:仲永天资聪明,如果能辅以后天的教育,成就当不同寻常;可他的父亲却鼠目寸光,贪图小利,使仲永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以至才能被埋没,最终沦为常人。)
    (二)(10分)12、(2分)有点心急,心情淡然13、(2分)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14、(3分)第一段:奠定全文的抒情基调。(或:引出下文对昙花的描写,奠定了对昙花的喜爱之情。)最后一段:进一步抒发了喜爱昙花的感情,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或:总结全文,呼应开头,再次抒发了对昙花的喜爱之情,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15、(3分)昙花开时正是皓月当空,月光下,花瓣缓缓展开,如玉女起舞,优美绝伦;高雅洁丽,香气清新诱人,美到极致。(或:因为昙花是在月夜开放的,且姿态优美,如玉女一般,故称月下美人。)(此外,如分析其作用的也按正常给分。)
    (三)(14分)16(3分).一个贫困的小男孩为了给同桌一支钢笔,让其免受老师的批评,在市长跑比赛中放弃了第一名。(意思对即可)
    17.(3分)第六次;“我”已经忍无可忍,并感到非常的痛心和愤怒。(或:恼羞成怒)
    18.(3分)比喻;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我”对她点名批评,给她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同时也为后文借同桌的钢笔、同桌在市长跑比赛中只要第三名的情节埋下了伏笔。(或:把女孩躲我比作春花躲秋风,写出女孩对我的畏惧和怯意,更能体现出二者心灵的距离,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