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生长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称之为“中华”。现在“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1)为什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2分) (2)说说“中华”一词的来历。(2分) 二、阅读(34分) (一)阅读《伤仲永》,完成8—11题。(10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8.用“/”标出下列句子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父 利 其 然 也 (2)自 是 指 物 作 诗 立 就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2)贤于材人远矣 ( ) 10.将下面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4分) (1)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11.学习了《伤仲永》一文后,班级举行了“‘仲永泯然众人’谁之过”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父之过”,请你结合文意,谈谈“父之过”的理由。(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0分) 昙花终于怒放 张诗剑 ①我爱昙花。 ②三年前的春天,朋友给我送来一株昙花,种在白瓷壶里,枝叶铁青如剑,精心系上的红丝带临风飘拂。我高兴极了! ③不久,我便依照朋友的嘱咐,把这株昙花移植到花盆里,天天浇水,日日松土,不时除草,但由于阳光不足,长得很慢。我有点心急了,但急 有何用?一天一天过去,一年一年到来,一直未见它结蕾开花。这株昙花长势还算正常,从原来的一枝发成三枝,叶子变得厚实起来,三年时间差不多长高三倍。时间久了,心情也就淡然了,花开不开任由它去吧。心想,它终是一株昙花在生长着。只要它能延续生命,也就可以了。 ④今年中秋佳节将临的前几天,我突然发现最长的那枝已冒出小蕾来,每隔一天就大了许多,如小型的佛手。农历八月十三日,我来到花架边观察,只见嫩绿的花苞低首含羞,微启小口。我立即预感到,今夜昙花终于要怒放了。大约到晚上九时,它便开始悄然开放。原先柔软下垂的筒状萼部,徐徐向上翘升,作白天鹅抬头状。随之花瓣缓缓展开,如玉女提裙起舞,清香阵阵,优美绝伦。啊,它就是“月下美人”啊! ⑤过去未见昙花开放,感到非常神秘,真想一睹其仙姿芳颜。以前看到的都只是画家笔下的清影和摄影家镜头下的清艳,见不到它的动态美姿,也闻不出她的清香。今夜如愿以偿,真正见到鲜活美丽的昙花怒放,真是欢喜欲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