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本文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孟子一段话中的比喻的运用。 在朗读的基础上,欣赏品味文章的艺术特色,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说理艺术。 教学方法 自读学习法。(练习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由当今国际社会之动荡,谈及解决办法,再延伸至孟子的“仁政”思想,进入课题。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卒然(cù) 沛然(pèi) 嗜杀(shì) 枯槁(gǎo) 恶乎定(wù) 三.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 四.解释下列词语: ①出,语人曰 语:告诉 ②天下恶乎定 恶:何,怎么 ③今夫天下之人牧 牧:统治 ④如有不嗜杀人者 如:如果 ⑤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 引:伸长 五.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 ①卒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同“猝”,突然 B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 士兵 C初,鲁肃闻刘表卒 死 D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 整个,全 ②一 A谁能一之 统一 B用心一也 专一 C一鼓作气 第一次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一个 E黄鹤一去不复返 一经 ③就 A由水之就下也 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