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文言文一定要注重朗读,如此简短的文章,完全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当堂背诵下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会背以后对文章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三、自主学习,掌握内容 1.四人一组,运用工具书进行讨论式自主学习。若有问题,记下来,全班解决。 2.自主发问,互相帮助,学生能解决的就让学生自己回答,对于普遍性的问题,教师进行重点讲解。 3.出示需重点讲解的词句。 孔子东游 问其故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及日中则如盘盂 日初出沧沧凉凉 及其日中如探汤 孔子不能决也 孰为汝多知乎 4.指名进行全文翻译,师生共同点评,纠正错误。 (课文比较简短,容易理解,所以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运用工具书疏通课文。这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能激发他们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兴趣。) 四、演读课文,了解内容 三位学生,一人演孔子,另两人演小儿。孔子的话可由学生自由发挥,符合文义即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一的学生都有极强的表现欲望,可以给他们一个舞台,让他们尽情地发挥才情。这样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五、探究课文,理解内涵 1.全班讨论:对两小儿所持看法,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 (学生对此是很感兴趣的,可以让他们积极发表看法,不必强求他们的回答有多少科学依据,能自圆其说即可,关键要保护学生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 2.全班讨论:从两小儿的辩斗中,你有哪些启发? (这一问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鼓励学生多角度看问题。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引导学生,积极肯定学生的见解,激活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多元化思维。) 3.你认为学生该不该笑孑L子?“孔子不能决也”一句说明了什么? (笑与不笑,只要能说出理由即可,不必苛求,关键要保护学生深入考虑问题的积极性。但是要让学生明白知识是无穷尽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六、课堂小结 《夸父逐日》使我们认识了一位神话英雄,《两小儿辩日》让我们领略了一场有趣的争论,这两个故事都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可贵的探索精神,我们应该发扬这种精神,去探索大自然,创造一种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翻译课文。 资料链接 《山海经》,18篇,其中14篇是战国时作品,《海内经》则为西汉作品。其中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撰。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