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初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黎明的通知》(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二)朗读诗歌,根据课堂内客填空。
    本首诗作者是_____,他出生于______。本诗采用了____
    的写法,增强了诗的__,藉此提高了本诗的___。
    第二课时
    一、预习
    1.朗读以下诗歌,想想二、三段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背诵全诗
    二、导入
    本诗是一首自由诗。自由诗是一种现代流行的新诗。字数、句数、
    行数、段落和音韵都没有固定格式,但有节奏,大致押韵。美国诗人惠
    特曼是自由诗首创者。中国“五四”运动后也流行这种诗体。
    艾青诗歌在散文化的自由奔放和诗歌艺术所必寓的规范约束之间
    保持恰当的平衡,他的诗具有散文美,他所追求的是“努力把自己所感
    受到的世界不受约束地表达出来。”(艾青(艾青选集·自序》为了形象
    表现的自由,他的诗不押韵,让感情自由地流泻,通过内在的激情来感
    染读者。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或变化中的统一,参差中的和
    谐,运动中的均衡,使奔放与约束显得非常协调。(黎明的通知》也遵循
    了诗人三不定(不定行、不定节、不定韵)原则:“念起来流畅,像一条小
    河,有时声音高,有时声音低,因感情的起伏而变化”(艾青《诗的形式问
    题》)他把自由诗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正课
    1.朗读第二段,想想,诗中黎明让诗人把“通知”告诉哪些人们?让
    这些人们如何行动起来,迎接它的来到?
    讨论、明确:“殷勤的女人、鼾声的男人、年轻的情人、贪睡的少女、
    困倦的母亲、婴孩、病者、产妇、老人、不幸者、爱生活的人、因正义而战
    争的负伤者、所有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即所有被战争困扰的人们、所
    有受难的人们,他们都是黎明让诗人转达通知的对象。让所有的人们
    走出战争的阴霾,脱离暗夜的魔爪,努力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为。哪怕
    是“打开窗、打开门”、“呜汽笛、吹号角”、“扫垃圾、贴春联”、“唱歌、跳
    舞”来迎接它的到来。
    2.黎明到来是不可抗拒的,但又为什么一定要诗人提前通知它的
    到来呢?
    讨论、明确:在祖国正经受严峻的磨难与煎熬的日子里,在民族危
    亡的关键时刻,艾青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厚重的历史感的
    诗人,他坚信光明、胜利一定会来到,尤如黎明之到来是不可抗拒一样,
    但诗人也明白黎明前是最黑暗的时刻,这种黑暗会让人们对黎明的到
    来失去信心,有必要让人们在这最黑暗的时刻增强信心.因此作者借黎
    明一定要诗人提前通知人们,诗人于是满怀信心地向人们发出“黎明的
    通知”从心灵深处奏出一曲深沉浑厚的歌。犹如号角,鼓舞中华民族奋
    发起来,同敌人进行殊死的搏斗。
    3.怎样理解“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
    里的城市和村庄”这两句诗的含义?
    讨论、明确:这两句诗的含义是:通知那些饱受日寇铁蹄践蹋的沦
    陷区的、翘首盼望结束战争的善良的中国人,抗战胜利已经是指日可
    待。这是诗人心灵对民族苦难现实的宽慰,对抗战必胜这一信念的真
    情流露。
    4.诗中认为诗人是“正直人”,是“忠实于时间的”,对此如何理解?
    讨论、明确:作为一个成熟的、有个性的诗人,艾青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
    艺术视野。诗中认为诗人是“正直人”正是因为他对人类共同关注的问
    题倾注了他的心血和精力。此时的诗人不正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
    略而鼓舞人们同仇敌汽,奋起救亡而努力创作,“忠实于时间的则更表
    明了诗人,坚信抗战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