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童年的朋友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2.学习作者生动细腻而又饱含感情的语言特点。 教堂重整点 抓住特征,运用适当的描写方法刻画人物。 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 设计思路 教学这篇课文时,应首先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明确文中刻画的主要人物。能分辨出运用的描写方法及其刻画的人物性格。再进一步去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有关这些问题,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完成,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人。 记忆中韵朋友每个人都有许多。你童年时代最难忘的朋友是谁?为什么难忘?说出来,给同学们听听。今天,我们来看一下高尔基少年时的朋友跟我们韵朋友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童年的朋友》。(板书课题。) 2.作者介绍。 (1)让学生站起来介绍。 (2)明确:(出示幻灯片1。) 高尔基,苏联作家。他的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二、自主学习 师: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2。)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也可以几个人轮读,要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文章中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4.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写人最好是写眼睛。课文中三次写了外祖母的眼神,把有关的句子画出来。体会这些描写表现人物怎样的内心世界。 5.外婆在孩子的眼里是长辈,可作者在文章中说外婆是他的“朋友”,而且是“最知心”“最珍贵”的“终身朋友”。为什么? 6.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