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请学生看课文注释,查字典试翻译课文。 3、提问:两个小孩根据什么判断太阳离人的远近? 4、提问:“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 5、提问: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你认为两小儿的“笑”是什么奖? 6、提问:孔子不能决的问题,你能否判断谁是谁非? 三、小结文中各种文言现象。 《乐羊子妻》 一、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乐羊子妻》节选自《后汉书·列女传》。《后汉书》为东汉纪传体历史著作,共120卷。其中本纪10卷,列传80卷,为南朝宋范晔所撰。 范晔(398-445),字蔚宗,顺阳(今河南人。后汉书)是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东汉历史著作,进行归纳总结,加以剪裁提炼,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自成一家,沿袭《史记民汉书》的体例写成。从内容到形式都超过了当时同类著作,人们将它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成为研究东汉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2、导语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它通过两个小故事,赞扬了乐羊子妻的高洁品德和过人才识。 二、正课 1、朗读课文(注意正音和句子停顿) 2、请学生看课文注释、查字典试翻译课文。 3、这篇短文写了两件事,请用自己的话归纳这两件事的内容。 4、提问:乐羊子委如何规劝丈夫改正行路拾遗的错误? 5、提问:乐羊子委如何规劝丈夫改正中途废学的错误? 6、提问: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乐羊子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7、提问:这两个故事对我们学习有什么启示? 四、小结文中各种文言现象。 设计思想 通过翻译可对短文的内容有深入地了解,并能积累一定的文言语汇。通过讨论则能够对文章的寓意和写作方法作进一步的探究。 教学设计示例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 辩斗 盘盂 沧沧凉凉 探汤 嗟来之食 机杼 稽废时日 懿德 2.了解文学常识知识。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流利地朗读古文的能力,并达到熟读成诵。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理解每篇故事所深含的道理。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古人探求自然,大胆质疑和务实的精神。 2.启发学生注重品德的修养,要洁身自爱。 (四)美育渗透点 1.引导学生体会《两小儿辩日》中所体现的古代劳动人民认识自然,探求真理、敢于思考,大胆质疑的求真美。 2.《乐羊子妻》中所体现的乐羊子妻的廉洁正其与才识过人的质朴美、人格美。 二.学法引导 1.这两则故事生动活泼,又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教学中,可以先利用注释和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然后在加强诵读训练的同时,可以指导学生复述故事,并结合练习一、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讨论时,学生可能会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理解,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对文中涉及的有关科学常识、历史典故等,学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