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理清文章结构,明确主旨。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文学常识及字词读音。 2.掌握重点实词,准确直译文章。 3.理解这篇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二)整体感知 1.简介作家作品情况并解题。 2.教师范读文章,并指导学生朗读,读准下列字音: (三)教学过程 1.学生对照课后注释翻译文章,教师补充说明。 2.教师板书重点词及复杂句对学生进行再次训练。 船——用船。蔽——隐藏。窥——偷看。稍——渐渐地。 憖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遁——逃走。 且——将要。噬——咬。异能——特殊的本领。 习——习惯、狎——亲近而不庄重。计——盘算。 (口阚)——怒吼。跳踉——跳跃。蹄——踢。 3.在理清文章字面意思的前提下,把虎从畏驴到食驴的六个层次分出来。并找出各层 次中表明虎的心理活动及行为动作的词语。 ①以为神 ②憖憖然 ③甚恐 ①蔽、窥 ②稍出近之 ③远遁 ④觉无异能,终不敢搏 ⑤益押 ⑥技止此耳 ④往来视之,近出前后 ⑤荡倚冲冒 ⑥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 4.把握文章主旨。 问:为何虎最后敢吃了驴? 虎渐渐了解了驴的“本领”仅是“鸣”、“踢”,虽然驴外观看上去是“庞然大物”,也不能改变它被吃掉的命运。 黔驴技穷,比喻那些虚有其表、本领有限的人。 5.请同学复述课文,并在末尾讲明寓意。 (四)总结、扩展 《黔之驴》是外强中干的小人的写照,虽然他们“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而其实无德无能。作者用寓言尖锐地讽刺了这种人。 我们今天学习《黔之驴》,可以从中学到许多道理,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请同学谈自己对寓言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独立完成课后练习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