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讨论下列问题: 1.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2.“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3. 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放各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4.“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 5.“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 6.“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7.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项。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 (三)背诵指导。 第二课时 四、《如梦令》 (一)作家作品简介 (二)教师领读这首词。 (三)指导学生评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所叙述的事发生在哪一个季节? 它是词人当天写的吗?为什么词人经常想到这件事呢? (四)练习背诵。学生试背后,教师略说读的节奏,再领读一次,务求节奏鲜明。 (五)继续讨论,深化理解。 1.这首词记的是女词人的一次郊游,是她独自去的吗? 2. 为什么会“误入”呢?还有别的原因没有? 3. 什么时候发现“误入”的? 4.既误人,慢慢划出去,不也行吗? 5. 你能想象出“争渡”的情景吗? 6.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完整地叙述这件事的经过。 (六)教师再次领读。 (七)小结 五、《西江月》 (一)作家作品简介。 (二)题解 这首词有个题目“夜行黄沙道中”,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县西,辛弃疾退隐上饶带湖期间,经常行经风景优美的黄沙进中。 (三)教师领读全词一至二遍,着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也可让学生试读。 (四)指导学生解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 词人这次夜行的路程长不长?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路长,为什么要夜行?这时是什么季节? 3. “说丰年”的是谁? 4.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叙述上片的内容。 5.下片一开始就说“七八个星天外”,这意味着什么? 6. “两三点雨山前”,雨不大嘛,词人着急么? 7.词人此刻一定是快步急行,他对这条路熟悉么? 8.再看最后两句,注释里的话跟词人的表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用倒语? 9.补充解释:词中常常出现倒语,有的出于表达内容的需要,有的出于押韵的需要,更多的是两种需要兼而有之,这两句就是这样。 10. 由学生创造性地表述下片内容间参照上片的表述方式。 (五)小结这首词的写作特点 教案点评: 以朗读带动教学,在朗读中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