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简介《山海经》导入 《山海经》成于战国-西汉年间。全书共十八篇,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山经》即《五藏山经》五篇;《海经》包括《海外经》四篇,《海内经》四篇,《大荒经》四篇和又一篇《海内经》。它以描述各地山川为纲,记述了许多当地的神话传说。 二.比较《山海经》中另一段文字 ①《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走到太阳中?),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②《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戴天,极高)。有人珥(挂耳上)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日光),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 三.神话分析 学生思考讨论:夸父神话究竟隐藏着先人对于哪种自然现象的猜测和解释? 解释一: 夸父族,揭开昼夜交替之谜,不断向西迁移。看看太阳到底降落到什么地方。 [清]郝懿行 夸父族聚居于 河南灵宝县东南,与陕西太华山相连。 解释二:月神 台湾 杜而未:月与日的竞赛,“入日”—日蚀。成功后即死亡。新月三天后仍出来,以“弃其仗,化为邓林”—邓林为繁星。 解释三:茅盾《神话研究·巨人族及幽明世界》夸父:地下阴间神 ①夸父行迹巨伟多力,如希腊和北欧神话中的巨人族(提坛),闭居于北方的底下穴(塔塔罗司)。夸父为后土的后裔,后土也正是主治地下幽都的神。 ②从北方成都载天山出发,逐日一周后又回到此山。北-东-南-西(禺谷)-北 神话之本质:以夸父为代表的阴间势力与天神争霸,被天神所征服。 解释四:水神 吕思勉,王孝廉:夸父神话的“夸父逐日”和“夸父之死”水神与火神之争,而作为火神光明神胜利的神话象征。 《山海经·东山经》:又南三百里,曰豺山……有瘦焉,其状如夸父而彘(zhì)(猪)毛,其音如呼,见则天下大水。 ①“循环运动”是夸父神话的本质特征。对降雨现象的诗化寓言表达。水神的上下循环运动。 出自北方阴间,失败于南方阳盛之位,最后重返北方,回归水的生命之源。“黄泉”。 巨人追赶太阳——水的上下运动 与日逐走 ——遵循太阳运行之道 丢弃的杖 ——象征雨水降下 邓林 ——新的生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