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建议 主旨概述 《敬畏生命》一文通过写作者看到树本飘送种子的现象,受到震撼、折服,赞扬了那种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同时也告诉人们面对生活要勇于奋斗,重要的是奋斗的历程,而非最后的结果。 《热爱生命》一文通过写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告诉我们应当热爱生活,努力使自己的生命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两篇短文一重抒情,一重说理,然而主旨是相通的,都是谈的有关生命的问题,语言内涵丰富。 尽量使内容具体化 以前所学的课文内容比较实际,这两篇课文谈的都是比较抽象的东西,在 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使之具体化,不要泛泛空谈。 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切入课文 一是反复朗读,通过朗读,熟悉课文,熟悉语句,并在朗读中体味文'章中蕴含着的作者感情和说理力量。 二是从文章标题入手,理解从“敬畏生命”到“热爱生命”的含义。“敬畏”的本义是又敬重又害怕,本文“敬畏”所表达的是一种敬重、折服、赞叹的感情,“敬畏生命”是为生命的力量和精神所折服,并发出由衷的感慨和赞美。“热爱”的意思是热烈地爱,因为作者深刻地认识到生的本质,所以他才会热烈地爱着生命,全身心地投入生命,创造生命。 三是抓住重要语句,结合上下文的意思,通过思考、讨论,理解这些语句的含义。或者在老师的点拨下,用自己的话说出句子的含义。 四是将两文进行比较阅读,总括两文的异同。首先看思想内容,比较两篇文章中心内容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敬畏生命”敬畏的是什么?“热爱生命”热爱的是什么?“敬畏”与“热爱”的相同与区别在哪里?其次看文章形式,比较两文的表达方式有何不同。《敬畏生命》重在抒情,是怎样抒情的?《热爱生命》重在说理,是怎样说理的? 可以围绕争论进行 教学 这两篇课文有些内容可能引起争论,如生命“不计成本的投资”“生的本质在于死”“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可以围绕这些争论进行 教学,不必面面俱到。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生命意识的 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通过 教学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 教学设计示例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 教学点 1.积累掌握下列词语,并给加粗的字注音。 纤维 折服 奢侈 蔚然 哲人 丰盈 惊心动魄 躁动不安 稍纵即逝 2.能体会《敬畏生命》中充满感情的叙述和作者对于生命的深层感悟。 3.了解《热爱生命》的作者蒙田,理解体会他对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的阐释。 4.对两篇文章进行比较学习。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多读、多思考,训练学生阅读散文的能力。 2.找出一些关键句子,让同学们理解讨论,各抒己见。 3.熟读两篇短文并按要求背诵《热爱生命》的第二段。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这两篇散文,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热爱生命、珍视生命,认真把握好每一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