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为 学》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为 学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以事喻理和正反对比的论述方法。
    2. 初步学会阅读以事喻理的浅显文言文。
    3. 感受“事在人为”的正确性和力行不懈的重要性。
    4. 掌握蜀、鄙、恃、僧、钵等五字。
    二、教学设想
    1. 就议论文角度而言,本文的结构和内容学生是容易接受的,困难的是对文言字词的理解。第一课时着重在文言词句的熟悉理解,即读通课文,第二课时讨论以事喻理的写法。
    2. 教学重点:以事喻理的写法。
    3. 教学难点:事理和观点之间的联系和统一。
    4. 教学方法:导读——讨论——训练。
    5. 教学进度:二教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读通课文,理解大概内容,划分段落。
    二、教学过程
    1.简介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
    彭端淑,清代人,进士出身,早年做官,后来讲学,著有《白鹤堂集》。课文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是为勉励他的子侄辈努力学习而写的,开头一段和结尾一段编者删去。
    2.投影习题。检查预习的注音和释义。
    3.教师范读全文,学生注意注音语气和语调。(教师对几句设句和反问句有目的地重读。)
    4.学生跟读、齐读全文。
    5.讨论。
    (1)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为什么?
    明确: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提出论点。第二部分用蜀鄙贫富二僧东朝南海的故事来论证论点,最后一部分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明确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论点是哪句话?为什么是这句话?
    明确:人之为学难易,关键在于“学”与“不学”。虽则开头一句话是讲“天下事”,但全文围绕的中心是“为学”。第一句话是引文。
    6.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准备口述第二部分故事。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以事喻理的写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