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书后练习题中要求将《散步》与《送小龟回家》进行比较阅读,学生第一次接触比较阅读的方法,可以不局限于练习题目中的要求,除了分析所蕴含的道理有什么不同,还可以让学生分析哪些方面是相同的,除了蕴含的道理,还有没有其它的不同点等。总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分析文章。"新课标"明确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教师应当利用一切机会实践这一要求。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 1. 理解通过传神有趣的细节,表现一家人互敬互爱、相处和睦的生活情趣的写法。 2. 通过朗读,体会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和晓畅素雅的语言美,加强学生对文字的感悟能力。 难点: 1:文中仅有的两处景物描写所提供的美妙背景。 2:对寓意深刻的句子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轻声读《散步》,用横线画出不认识的或读不准音的字,查字典注音。(具体操作参照教法建议1)能把课文顺畅地读下来之后,放声朗读。 二、请一位同学朗读一遍课文,大家从两方面评议: 1.有没有读错字音的情况。 2.有没有读破句子的情况。 三、分组讨论:朗读这篇课文时该怎样把握语气、语调? 说明:要边讨论,边练习朗读,边评议。 1.明确本文朗诵的感情基调:欢愉而深沉 2.明确"我"的语气、语调: ①"我"是个中年男子。 ②在这个家庭中,"我"是核心人物。 ③散步中,处处表现了"我"孝敬母亲,又疼爱妻子、儿子的感情。 3.完成讨论之后,练习朗读。每组推举一位代表,在班上朗读,大家评议。评议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注意把握语速、重音。 4.再请几位同学朗读课文,然后全班根据前面所明确的朗读的方法进行评议,选出一名朗读最好的同学。 四、交流本文的心得。 下面题目供参考,可以选择其中一两个题目谈。(可用幻灯演示题目) 1.这篇课文哪些描写最令你感动?举一两处为例谈谈。(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等) 2.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整体感知) 3."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这篇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整体感知) 5. 你最喜欢课文中哪些语言?为什么?(对语言的品味) 说明:这些问题,不要求都回答,更不宜规定统一答案。学生只要能对其中一两个问题有所认识就可以了。注意让学生发言时不要脱离课文。教师仍然需要注意自己"导"的地位,注意倾听学生发言,及时给予点拨和激励评价。这项练习中1、2、4小题可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落实在作业本上,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比较阅读。(参见教法建议3,如课堂上没有时间展开,可让学生完成读书笔记,另行安排时间交流) 手段:以朗读训练为基本形式 设计思想: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同时,重视识字、写字、积累词语的训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