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语文版初一上册课时练习合集之四(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世说新语》二则
    第一部分:
    1.《世说新语》是集,主要记述了。刘义庆是宋文学家。
    2.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华歆(  ) 辄(  ) 携(  ) 拯(  )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过中不至(过:)
    ⑵去后乃至(乃:     去:)
    ⑶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
    ⑷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
    ⑸元方入门不顾(顾:)
    ⑹歆辄难之(辄:)
    ⑺幸尚宽,何为不可(幸:)
    ⑻王欲舍所携人(舍:)
    ⑼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所以:)
    ⑽既已纳其自托(托:)
    4.译句。
    ⑴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⑵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⑶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⑷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5.友人未到,陈太丘就独自走了。如果你是陈太丘,你会怎么做?
    6.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他们的“优劣”?
    7.《期行》中,“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怎样理解元方的行为?
    第二部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要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
    9.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
    10.释词:
    日中:()  舍去:()
    无礼:()  引之:()
    11.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
    12.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
    13.“元方入门不顾”以表示。
    14.元方入门后,友人会怎样?
    《伤仲永》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伤仲永》中文题包含的感情是(  )
    A、痛心忱惜  B、哀怜惋惜  C、哀怜痛心  D、痛苦惋惜
    2、方仲永为什么“泯然众人矣”?(  )
    A、十二三岁  B、或以钱币乞之
    C、父利其然也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解释下列各句中的词语:
    ⑴日扳仲永环谒于众人(日:)
    ⑵忽啼求之(啼:)
    ⑶父异焉(异:)
    ⑷父利其然也(利:)
    ⑸稍稍客宾其父(宾客:)
    ⑹从先人还家(先人:)
    ⑺或以钱币乞之(或:)
    4、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自:并自为其名()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⑵书:即书诗四句()
    未尝识书具()
    ⑶然:父利其然也()
    泯然众人矣()
    ⑷去:一狼径去()
    西蜀之去南海()
    ⑸之: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吾欲之南海()
    其邻人之父亦云()
    忽啼求之()
    5、指出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  )
    A、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C、泯然众人矣
    D、余闻之也久
    6、翻译下列句子:
    ⑴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⑵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7、对文章有关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
    A、方仲永从五岁起表现了超凡的才华,但到十二三岁却并不突出了,到二十岁左右时才能衰竭,与普通人没有差别了。
    B、方仲永刚开始做诗时,不仅才思敏捷,反应极快,而且他的诗在内容和文采上都有令人欣赏的地方。
    C、方仲永的“邑人”都是十分重视人才的,从“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两句可以看出。
    D、方仲永由一名天才儿童最后而成为一个普通人,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不使学”,也就是“受于人者不至也”。
    8、《伤仲永》的作者是时的王安石,他是杰出的家、家,是之一。
    9、第一段“余闻之也久”在文章中的作用是。
    10、点明方仲永结局的一句是。
    11、第二段中点明方仲永成人“众人”原因的一句是。
    12、在第二段中表明作者写《伤仲永》目的的句子是什么?
    13、在学业上,不管天生聪明与否,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是(用原文回答)。
    《论语》六则答案
    1.略 2.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儒、春秋、思想家、教育家 3.⑴通“悦”,愉快⑵怨恨,心里不满⑶这里指新的理解与体会⑷迷惑;危险或疑惑⑸凭什么⑹记住⑺采纳,听从 4-7.略 8.依次是:表顺接、表转接、表顺接、表转接、表顺接、表顺接、表顺接 9.略 10.略 11.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精通《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意思相近即可 12.略 13、要有正确的方法和态度。 14、学习方法、学习的乐趣、为人的态度即个人修养 15、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 16、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1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8、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 19、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0、君子的风度和才能只有在大难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意思相近即可 21、⑴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⑵默默地记住所学的东西,学习并且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动厌倦。⑶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⑷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世说新语》二则答案
    1.古代笔记小说、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南朝 2.略 3.⑴超过⑵才;离开⑶丢下,抛弃⑷古代对人称自己的父亲⑸回头看⑹当即⑺幸而,恰巧⑻扔掉,抛弃⑼……的原因⑽请托,请求 4-7.略 8.元方,语言和行为 9.守信用、讲礼貌。 10.中午;不再等候而走了;没有礼貌;拉元方 11.“君与家君期日中,……则是无礼。” 12.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 13.对友人不守信,说话不礼貌的行为表示抗议和蔑视。 14.略
    《伤仲永》答案
    1、B 2、D 3、⑴每天⑵哭着⑶以……为异⑷以……为利⑸以……为宾客⑹父亲⑺有的人 4、⑴自己;从⑵写;用来书写⑶作诗;……的样子⑷离开;距离⑸用在主谓之间,无实义;去;的;代书具 5、B 6、略 7、C 8、北宋;政治;文学;唐宋八大家 9、承上启下 10、泯然众人也 11、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2、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3、“受于人”或“受之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