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积累与运用(18分)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炊烟niaoniao ( ) 奇jue ( ) ning ( )注 沉jin( ) pó suō ( ) xīn ( )香 sī ( )磨 忧心chóngchóng ( ) 2、 改错。(4分) 祁求( ) 班驳( ) 材高八斗( ) 淡鸦( ) 魂牵梦荥( ) 寂廖( ) 黑不榴秋( ) 蒙胧( ) 3、 根据上文的意思,写出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沧海桑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仗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作品。(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离梦杳如关塞长。(唐代女诗人薛涛《______________》) (2)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唐代诗人______《夜雨寄北》) 5、为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并标出重音。(4分) (1)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2)合欢花香在空气中浮动,庙里晨祷的馨香向我吹来像母亲一样的气息。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10分) 在金色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谛听两只鸟在我头顶上鸣叫。它们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我在小时侯就很熟悉这种鸟,绿背黄纹有一只小巧的红喙。我喜欢它们灵活的体态,更喜欢它们的样子,依偎着、厮磨着,总是分不开啊!那时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现在仍然不知道,它究竟是哪种鸟呢?想着想着,自己却不禁失笑了。真是太傻!名字有什么用?人们喜欢各种好听的名字,鸟不一定喜欢,鸟喜欢唱的歌,人不一定能听懂;其实,人爱不爱听都是一样,鸟是唱给鸟听的。 6、找出本段中描写小鸟形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7、“缠缠绵绵,重重复复”是双音形容词的重叠,如果换成“缠绵,重复”好吗?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找出本段中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并试着分析其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喜欢鸟叫,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0、选文末尾说到鸟的名字,这是为了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1、如果让你为这篇文章的朗诵配乐,你会选择什么样的音乐?试举一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联系生活实际,用一句话或两句话来描述一下你所熟悉的鸟叫声。(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1分) 故乡是近海县,八月正是台风季节。母亲称之为"风水忌"。桂花一开放,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作风水啊?"她担心的是将收成的稻谷,第二就是将收成的桂花。桂花也像桃梅李果,也有收成呢!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遭,嘴里念着:"只要不作风水,我可以收几大箩,送一斗给胡宅老爷爷,一斗给毛宅二婶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原来桂花是糕饼的香料。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吹落,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太多了。"摇桂花"对于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盯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长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知道要"作风水"了,赶紧吩咐长工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篾簟,帮着抱住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母亲洗净双手,撮一撮桂花放在水晶盘中,送到佛堂供佛,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人梦甜。"诗虽不见得高明,但在我心目中,父亲确实是才高八斗,出口成诗呢。桂花摇落之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簟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晒干了,放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念中学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名胜满觉珑,一座小小山坞,全是桂花,花开时那才是香闻十里。我们秋季远足,一定去满觉珑赏桂花。"赏花"是借口,主要的是饱餐"桂花栗子羹"。因为满觉珑除桂花以外,还有栗子。秋季栗子正成熟,软软的新剥栗子,和着西湖白莲藕粉一起煮,再撒上几朵桂花,那股子淡雅清香是无论如何没有字眼形容的。即使不撒桂花也一样清香,因为栗子长在桂花丛中,本身就带有桂花香。我们边走边摇,桂花飘落如雨,地上不见泥土,铺满桂花,踩在花上软绵绵的,心才有点不忍,这大概就是母亲说的金沙铺地,西方极乐世界吧。母亲一生辛劳,无怨无悔,就是因为她心中有一个金沙铺地的西方极乐世界。 我回家时,总捧一大袋桂花回来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说:"杭州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