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练兵一 恩情 张雁灵 彭国华要出院了!他和妻子相伴来到到处是瓦lì废墟的安县县城,做了一面锦旗,旗上印着八个字:永远不忘救命之恩。 彭国华和妻子、父亲来到第二军医大学医疗队,见到我,彭国华突然一手举着锦旗,一手拉着妻子扑通一声跪在了我的面前。 拉起他们夫妻二人,我看到这个在废墟中掩埋了172个小时都不曾落泪的坚强汉子,此刻泪花闪闪。落泪的,还有他身旁hān厚纯朴的妻子。“谁是你的恩人啊?”我问,“是她!是他!”我指了指一直默默站在彭国华身旁的他的妻子,还有他已经驼背的父亲。 是这个没文化、黑壮踏实的普通羌族农妇和他父亲,还有那群不知姓名的武警官兵,感动了我们所有的医疗队员,感动了所有知道这个故事的人们。是她的执著,是这位老人的爱子之心,是这些武警官兵几天的艰辛,才挽救了彭国华,挽救了这个家。 深埋纵深10米的矿井里172个小时,对彭国华来说是由死到生的奇迹。但,172个小时对他妻子和老父亲来说,却是由生到死的jiān熬。 在海拔2600米高的矿井洞口,七天七夜,她一刻不离地守候在矿井旁,眼睛一直盯着坍塌的井口,用心联系着深埋地下、生死不明的丈夫。最初,没有工具,就用树枝,就用手,一层层去扒tān塌的矿井,手指鲜血流在矿石上,粘在树枝上……老父亲每天山上山下来回跑无数次,求人,找人,汗水,泪水…… 两天过去后,一拨又一拨人来了走了,努力过后,都劝她,放弃吧!她说,他肯定还活着! 再后来,一群武警战士来了。她跪下了:要见你们最大的官,我只有一个要求,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不抛弃、不放弃!《士兵突击》中主角许三多的这句话,在一片废墟的震区,在瓦砾和阳光间,接力着一个又一个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爱的奇迹。彭国华深埋废墟下172小时被奇迹般救出,被救活。 真爱让生命永恒! 只剩一丝气息的彭国华被送到了我们医疗队实施紧急抢救…… 三小时,彭国华生命体征恢复…… 三天,“我想吃饭!”彭国华醒后嘴里蹦出的第一句话,让我们都激动得哭了。 他活过来了。 虽然至今,我还不知道彭国华的妻子姓什么,不知道他那驼背的父亲多大岁数,不知道挖掘抢救他的人都是谁,不知道那群年轻的兵娃子叫什么,是哪个部队的……可我记住了这次生命的接力,爱心的接力! (选自《文汇报》2008年6月12日) 基础层级演练: 1.根据文中的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从全文看,彭国华的救命恩人是谁? 发展层级演练: 3.结合文意,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深刻含意。 真爱让生命永恒! 4.文章最后一段中,作者一连说了四个“不知道”,请分析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5.具体说说全文运用了怎样的叙述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写作拓展延伸: 6.世界上有没有永恒?怎样理解永恒的含义?请以“永恒”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600字以上。 阅读练兵二 一个孩子的逃生行囊 孙道荣 不久前,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小男孩,来到了上海红十字会,用(①)的中文,向工作人员说明了他的来意。他的名字叫查尔斯·张,是美籍华人。在电视上看到四川大地震后,他立即在居住地夏威夷进行了募捐,他自己动手做了四个捐款盒,在盒子上写明寻求捐助的原因和他的预期目标:1000美金,并承诺亲手将捐赠款送到自己的家乡上海的红十字会。他将其中的三个木盒分别放在父亲的店里,自己带上另外一个,去敲周围邻居的门,还带到学校,进行募捐。他一共募集到了2000美金的捐赠,这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目标。在父亲的陪同下,他来到上海,将捐款交给了红十字会,转送给灾区的孩子们。 这个只有九岁的孩子,他的善良和爱心,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并不知道,两年前,这个孩子也独自经历了一场(②)的大地震。 2006年10月15日,清晨7时7分,美丽的夏威夷突然(③),一场6.6级的大地震,瞬间袭击了整座岛屿。 只有7岁的查尔斯,当时一个人呆在家里,父亲正在离家很远的另一个岛上参加马拉松训练。(④)的剧烈震动,让查尔斯陷入极度恐惧之中。但是,在学校就学过紧急避险和逃生常识的查尔斯,在逃离房子时,还是飞快地将几件重要的物品塞进了他的书包。 在那样一个紧急关头,一个只有7岁的小男孩,都带走了哪些物品呢?事后,查尔斯的父亲在儿子的书包中,翻出了7件物品—— 一张全家照。这是查尔斯第一个放进书包里的物品。他说,如果那天是世界末日,只有他活下来了,他会用这张照片来纪念全家。他还告诉父母,当时他想,如果弟弟也活着,他就带着弟弟一家家地敲门,直到有人愿意照顾他们。 一面国旗。 一只兔宝宝布艺玩具。查尔斯属兔,这只兔宝宝玩具还是他在婴儿时得到的礼物,这只兔宝宝一直陪伴着他。查尔斯说,兔宝宝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任何时候也不能抛弃它。 一只海龟。查尔斯说,海龟是珍稀动物,所以要保护它们。 一个乐高玩具。这是查尔斯最喜欢的玩具。 一只紧急用手电筒。这是查尔斯从老师那儿学到的常识,他相信会需要它。 一顶大力帽。这是查尔斯参加电视节目时获得的纪念品,也是他最喜欢的。 这就是7岁男孩查尔斯逃生行囊里的全部物品,在那个危急关头,查尔斯选择将它们带在身边,因为他认为这都是最重要的物品,是能够在灾难之后,支撑他活下去的东西。 有一个细节是不能忽视的,当时,查尔斯自己有400美元的现金,就放在书桌的抽屉里,在逃离房间时,查尔斯却没有把钱放进自己的包里。他是这样解释的,在学校里,他们经常为贫穷的孩子捐钱,所以他坚信,只要能活着,虽然自己没有钱,但是一定会有人帮助他。 这就是一个7岁男孩的生命账单。你能看出这几件物品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爱!爱家人,爱国家,爱动物,爱生活。 查尔斯的父亲感慨说,危难之时,所有的东西都可能在一瞬间失去,只有爱,是危难时的唯一行李。什么时候,都应该带上它——爱。 (选自《当代文萃》2008年第12期,有删节) 基础层级演练: 1.请你为文中的括号选填恰当的词语。 A.地动山摇 B.磕磕巴巴 C.惊心动魄 D.骤然而至 ①( ) ②( ) ③( ) ④( ) 2.开头写查尔斯的募捐,与文章重点写他的逃生行囊有什么关系? 发展层级演练: 3.文中的画线句子有什么深刻含意?请谈谈你的理解。 他认为这都是最重要的物品,是能够在灾难之后,支撑他活下去的东西。 4.文章一一列举了查尔斯逃生行囊中的物品后,又特别补充了一个没有拿钱的细节,这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 写作拓展延伸: 5.在人的一生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请你认真思考,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选一个恰当的立意角度,自选一种最拿手的文体,自拟一个亮丽的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阅读链接 放任错误 肖 华 伦敦是世界上最拥挤的城市,高峰时汽车只能排着队一点儿一点儿地向前挪动。在拥挤程度最甚的街道上,车速甚至在12英里/小时之下。2003年,伦敦行车速度继续下滑到8.69英里/小时,平均每行进一公里就得等待2.3分钟。面对这种状况,政府发出了号召,要人们减少私车出行,乘公交车。状况虽有好转,但依然很拥挤。 2003年,伦敦政府采纳了一个建议,对机动车收取拥堵费。当天或者之前交费每辆8英镑,第二天交费每辆10英镑,两天之内不交拥堵费的车主,将收到100英镑的罚单。开始的一段时间,伦敦街道拥堵的状况有所好转,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拥堵又出现反弹。不久,拥堵达到了最大化。伦敦行车速度只能在8英里/时以下,平均每行进一公里就得等待2.7分钟。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收取拥堵费之前,许多私家车主觉得城市的拥堵也有自己的责任,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负罪感”,从而有意无意地减少驾车出行的时间。可是当他们交了8英镑的拥堵费后,就认为自己为“错误”付出了代价,驾车出行理直气壮,没有了“负罪感”。 无独有偶。美国的一家幼儿园,要求家长每天按时接送孩子。可是几乎每天都有少数家长迟到。在这种情况下,这家幼儿园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家长迟到一次要交5美元。 幼儿园本来想靠这个办法杜绝家长迟到的现象。但是事实却出乎意料。自从实行“5美元”的办法后,迟到的家长不是少了,而是多了。这让幼儿园大惑不解。后来,经过调查,终于知道了答案。原因就出在这“5美元”上。在不交5美元的时候,许多家长都为自己的迟到而自责和内疚。可是交了5美元之后,他们的这种内疚感减轻甚至没有了,认为自己已经为错误付出了代价,不应当再受到指责。 是的,很多时候,面对别人犯下的错误,我们总想让对方付出代价,可这往往不是最好的方法。有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宽容甚至“放任”他的错误。只有这样,他才会产生内疚感,从而能长时间地记住这个错误,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选自《青年文摘》2009年第3期》) 参考答案: 《恩情》:1.砾 憨 煎 坍 2.他的救命恩人是妻子,父亲,武警战士,医疗队员……是人们的爱心。 3.妻子和父亲的真爱,使彭国华的生命得到了延续。这种真爱是永恒的,这种真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4.虽然不知道这些人的姓名、年龄……,但是这种生命的接力、爱心的接力却让作者永远铭记在心。通过“不知道”和“记住了”的对比,说明了爱心的重要,深化了文章内涵。5.倒叙开头,从彭国华出院感恩写起;再用顺叙,写地震后被埋、抢救的艰难过程。用倒叙的方法,先说结果,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也使故事情节曲折起伏。 6.略。 《一个孩子的逃生行囊》:1.B C A D 2.他的募捐是出于善良和爱心,这与文章的中心是一致的。另外,从募捐引出他的逃生经历,也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3.说明他把爱心看作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是能够活下去的的精神支柱。 4.从内容上看,更能凸显人物的精神特征,也深化了文章主旨,表现了对全社会都充满爱心的自信;从结构上看,可以说是与开头的募捐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5.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