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童 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课文分析] 本文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物外之趣”虽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它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作用于物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因物而生成之意趣。本文中所说的夏蚊及草间之虫皆极细小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意趣即由此生成。 开篇先说作者儿时视力极好,然后点明文章主旨。“张目对日”,犹言两眼能经受强光刺激;“明察秋毫”,言视力极佳,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有如此好的视力,再加上“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的癖好,因而能发现“物外之趣”。这是总提,仅用32字,行文简洁可见。以下分述。 夏蚊成雷,人不堪其苦,而年幼的作者异想天开,将它想像成“群鹤舞于空中”的动人图景,并且看得入了迷。随后他又联想到曾经见过的“鹤唳云端”的图景,于是“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结果是他真的见到了这样的图景。这是一幅凭借想像而“放大”了的图景,它表现了一个孩子幼稚心灵中自发的审美意识。此其一。 其二,作者年幼时居城中,渴望见到大自然风光而不得,于是他用想像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他把花园里土墙凹凸处和花台上的丛草想像成树林,把虫蚊想像成野兽,把高出的小土块想像成丘陵,把低陷的小土块想像成山沟,这使他有了一个自由而广阔的天地,可以饱览“大自然”的风光。有一天,有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在年幼作者的想像中就成了两兽在树林里相斗,使他看得格外入神;不料一个“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一伸舌,便将两兽一齐吞入腹中。年幼的作者被吓得六神无主;待到清醒过来,幻觉消失,才发现此前那个“庞然大物”不过是一只癞虾蟆。他恼恨之极,却并不想伤害它,仅以鞭打示惩──用什么做鞭子,文章未做交代,大概是小树枝吧?他惩罚癞虾蟆,可能含有为两小虫复仇的意思,但从“驱之别院”一举来看,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一、重点字词。 1、项为之强 项:颈,脖颈。强:通“僵”,僵硬。 2、徐喷以烟 徐:慢慢地。以:用 3、果如鹤唳云端 果:果真,果然。唳:鸟鸣 4、以从草为林 林:树林 5、兴正浓 兴:兴趣、兴致 6、方出神 方:正 7、鞭数十,驱之别院 鞭:用鞭子打,抽打。 驱:赶 8、必细察其纹理 细察:仔细观察 9、昂首观之 昂:抬。 首:头。之:它,代蚊子 10、为之怡然称快 怡然:愉快的样子 二、重点句子翻译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文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译: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译: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 3、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译: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 4、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 译: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定下心神仔细观看。 5、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译: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6、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 译: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 三、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文中叙述了哪些“物外之趣”? 观蚊如鹤之趣(夏日戏蚊)、神游山林之趣、鞭打蛤蟆之趣。 2.文中出现了好几个成语,请写出三个来。 庞然大物、明察秋毫、怡然自得 3.文章末一句“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表现了作者幼小心灵中怎样的思想感情? 反映了作者严惩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的童心。 4.文中所写的都是平常之物,而“我”却产生了“物外之趣”,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作者观察细致,想象奇特。 [译文]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2、《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课文分析]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讲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讲解] “三省”,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不是确数。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 “温故”和“知新”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最后的“知”字当破读,通“智”。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两章内容相同,故予合并。 [讲解]这两章也是讲学习态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讲解]“士”,大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坚强,才能长期坚持奋斗。“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讲解]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朱熹引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与君子无异,惟临利害,遇事变,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见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讲解] “忠”和“恕”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关于“仁”说过许多话,细分析起来,都跟这两点有关。由于子贡问的是“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实即问“道”),所以孔子拿“恕”来回答他。 一、重点词语: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生气、发怒) 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这里指新的理解与体会) 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惑;殆:有害) ⑸诲女知之乎!……是知也。(女:同汝,你;是:此、这;知:通“智”。) ⑹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刚强、勇毅。 ) ⑺择其善者而从之(从:采纳,听从) (8)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大概、也许;施:施加。) 二、重点句子。 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⑸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⑹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三、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从语录中看,孔子认为学习的快乐在于(不断学习、复习)。 2.从 温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几句语录看,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做老师?这种观点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点是否矛盾? 答:温故知新,经常学习的人才能做老师;不会矛盾,因为只要虚心学到处都有老师。 3.本文的语录中,孔子认为,任何人身上都可以让我们学到东西,因为如果别人比自己优秀,那么学习他优点;如果别人有缺点,那么自己也有就反省,并改正。 4.说说本文中出现的现在仍在用的成语。 答: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为什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略。 [译文]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