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初一语文上册文言文总复习(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五、塞翁失马
    近( )塞上之人有善( )术者( ),马无故( )亡( )而入胡。人皆( )吊( )之,其父曰:“此何遽( )不为( )福乎( )?”居( )数月,其马将( )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 )良马,其子好( )骑,堕( )而折( )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经过)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 )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 )跛( )之故( ),父子相保( )。
    1、本文选自 (朝代)淮南王 编著的 ,此书又名《淮南鸿烈》。
    2、在文中括号内给加点字解释:
    3、给全文翻译:
    。
    4、下列各句加点的“之”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①、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 ③、其邻人之父亦云
    ④、人皆吊之 ⑤、故时有物外之趣 ⑥、驱之别院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5、“近塞上之人”遭遇了哪几件事?(用原文回答)
    答:
    5、成语的来源之一是古人的著作,出自上文的一个成语是: 。
    6、写出文章的寓意:
    7、关于福祸得失互相转换的辨证关系,中国有许多名言俗语作了精辟的概括,你能说出几句吗?答:
    8、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祸福”谈谈看法。
    答:
    9、“多读课外书是好事”,读过《塞翁失马》的故事来讨论这个观点,你觉得怎样说才最全面呢?
    答: 。
    (六)《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朝代)人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地点“______”人物______事件“______”等要素。
    3.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寒雪日内集( ) 俄而( ) 雪骤( )
    公欣然( )曰 撒盐空中差( )可拟( )
    未若( )柳絮因风起( )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撒盐空中差可拟。
    5.请从课文中找出古今异义字并写出其古义与今义。
    6.《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7.简答:《咏雪》只是客观地写出谢家子弟咏雪的事,对“兄子”与“兄女”的两个比喻并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褒贬却已在其中,一望而知,为什么?答:
    8、 (1)你还能把雪比作什么?
    (2)春雪 ---韩愈的对雪的比喻与谢道韫有什么异曲同工之处?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院作飞花 。
    9、你能写出两句你积累的描写雪的诗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9.解释下列加点(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尊君在不?( ) (2)门外戏( )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___________________  行:___________________
    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___________________  乃:___________________
    C、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___________________  去:___________________
    D、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惭:_________  引:_________  顾:_________
    10.仿照例句,补出下列句子中缺省的部分。
    例句:(陈太丘与友)期日中,(友)过中不至。
    ①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
    ②( )待君久不至,( )已去。
    ③(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
    (2)
    (3)
    (3)
    12.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怎能样的一个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
    。
    13.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敝人  ②卑职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
    敬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谦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上)文言文总复习
    七、咏 雪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与儿女( )讲论( )文义( )。俄而雪骤( ),公欣然( )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③“未若( )柳絮因( )风起。”公大笑乐。即( )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本文选自南朝宋彭城人 编著的 《 》 一文。
    2、在文中括号内给加点字解释:
    3、翻译文中标有序号和横线的句子:
    ①、 。
    ②、 。
    ③、 。
    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等要素。
    5、主讲人对谢道韫、谢朗的答案优劣未作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你认为他笑什么?你能否发挥想象,补充主讲人笑后所说的一句话吗?
    答:(1) (2) (3)
    6、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你以为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
    答: 。
    7、文中“ ””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 的家庭气氛。
    8、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答:
    9、除“柳絮”一喻外,你还能写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比喻词吗?能否再写出几句咏雪的诗句吗?
    词:
    句:
    八、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 )行,期日中,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 )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在不( )?”答曰:“待君( )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 )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 )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③友人惭,下车引( )之,元方入门不顾( )。
    1、在文中括号内给加点字解释:
    2、翻译文中标有序号和横线的句子:
    ①、 。
    ②、
    ③、
    3、“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 的人,“友人便怒”,从友人的话中我们又看到了友人是个 的人。陈元方维护了父亲的尊严,显示了聪明才智,体现这一天资的语言是“ 。 ”,
    也表现出对客人无信无理的不满,体现不满的行动是“ ”。
    4、元方对友人的评价是 ,课文从而想告诉我们 的重要性的道理。
    5、有人认为客人既已认错,陈元方就应当原谅他,而陈元方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是否也应算作“无礼”?说说你的看法。
    答:
    。
    6、你能写出几个古代少年机智聪明的故事吗?(写出标题即可)
    答:
    (三)道旁李树(9分)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世说新语》)
    1、解释加粗字的意思。
    (1)尝与诸小儿游
    (2)诸儿竞走取之
    (3)取之信然。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3分)
    ⑴诸儿竞走取之( )
    ⑵人问之( )
    ⑶取之信然( )
    3、文章开头交代“王戎七岁”有什么作用?(1分)
    4、译句:(2分)
    ⑴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19、比较阅读:陈元方与王戎的相同点与不同之处?(3分)
    (四)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③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④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⑤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⑥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⑦班军⑧而还,一郡并⑨获全。
    [注]①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不详。②值:适逢,碰上。③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④败:毁弃。⑤既:已经。⑥汝:你。⑦遂:于是,就。⑧班军:退兵,军队出征回来。⑨并:都,全。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友人有疾,不忍委之( )
    (2)吾今死矣,子可去( )
    (3)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2)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22.本文表现了荀巨伯的什么品质,你认为他这样做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