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与评估(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1)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生命,然而相当多的人直到濒临死亡也没有弄清生命是怎么一回事,这正是人类的悲剧所在。
    (12)生命,这神秘而美丽,不可捉摸而异常珍贵的存在,你究竟隐逸着多少暗示?而哲人的终生存在,就是捕捉这样一些暗示么?
    10.请结合具体的语声环境,解释第③段文字“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中加点的词。(2分)
    深谙:
    11.本文是一篇含义深刻、富有人生哲理的散文。请通读全文,谈谈作者所说的“生命的暗示”指
    的是什么?(2分)
    12.阅读本文第⑤段文字,说说作者写“钟声”的目的是什么?(2分)
    13.阅读本文第⑦段文字,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解读了对生命的认识与感悟?(2分)
    14.研读本文第⑧段文字,结合上下文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文中划线处补写出符合文意的、
    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4分)
    A:
    B:
    15.认真阅读并反复揣摩品味第⑨段文字中划线的句子,然后谈谈对这个句子的理解与思考。(2分)
    (二)课内阅读
    ( 甲)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乙)
    一列火车缓缓地驶进了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瘦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划脚,不加思虑地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神智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直腰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场上死去的。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16.甲乙两段都以战争为背景,它们的主题是( ) (2分)
    A.甲段是爱国,乙段是反战 B.甲段是反战,乙段是爱国
    C.甲乙两段都是爱国     D.甲乙两段都是反战
    17.甲段写韩麦尔先生发给学生的新字帖都是“法兰西”“阿尔萨斯”的圆体字,其目的是要从侧
    面表现                ;乙段写老妇人多次重复“一,二,三”其含义既
    是指老妇人对      的痛苦诉说,也表示了作者对战争的        。(2分)
    18.甲段主要运用了细节描写,请摘取一例,并简要分析其作用。(2分)
    例子:
    作用:
    19.乙段对老妇人身体状况的描写用了一个短语,摘出来,说说这样描写是为了提示什么?(2分)
    20.乙段的结尾是“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请结合上下文理解这句话的含义?(2分)
    三、文言文阅读
    (一)读《口技》回答下列问题。
    2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4分)
    呓语(    )  齁声(    )  拽屋(     )  哗然(    )
    叱咤(    )  意少舒(   )  中间(     )  几欲(    )
    22.本文节选自《        》,这本书是清代      编选的
    本文的作者是      ,福建晋江人,清代顺治年间进士。(2分)
    23.请用“//”号画出下面语句的朗读停顿,只要画一处。(2分)
    (1)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2)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2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2)妇抚儿乳(          )
    (3)宾客意少舒(            )(4)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
    25.选出与例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4分)
    (1)双兔傍地走(   )
    A.走马观花  B.茶走味了  C.汽车刚走   D.走漏消息
    (2)安能辨我是雄雌(    )
    A.坐立不安  B.安敢如此放肆   C.安营扎寨  D.安的什么心
    (二)古诗阅读
    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成(1)—(3)题。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6.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项是( )(2分)
    A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7.赏析有误的项是( )(2分)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 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将赴任之地。
    C 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 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离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28.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4分)
    答:
    四、作文(50分)
    岁月匆匆,十三四岁的我们已走进花一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    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请以“十六岁,我多了一分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②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C 谬 N应为M 2.C 3.C 4.C 5精卫填海 卧薪尝胆 坚持不懈 锲而不舍 6.真诚是什么?真诚是那百花园中娇艳的花儿,一朵朵散发着春的微型机与绿意;B③ C② D④ E①
    7.(1)是比拟的说法,“望”说明闻一多先生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索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第一步。(2)①“泛滥”原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又引伸为“思想事物到处扩散”,这是指作者心情正如决堤的河水不可遏抑地向四下泛滥奔流。②作者的欢笑死了,取而代之的只是痛苦,哀愁和悲愤。 8.“政治整容”指日本用颠倒黑白、抹杀事实等手段篡改教科书,以掩盖罪行、美化自己,从而达到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和更高的政治地位的目的。 9.既不让刺扎人,又让花儿美,我要改造它!
    二、现代文阅读:
    10.深刻了解(或明白、知道、懂得) 11.一要珍惜生命要实现自身的价值。 12.通过长钟声提醒人们生命是有限的,要珍惜生命。13.痛苦的煎熬;快乐的享受(或喜剧与悲剧同生,苦难与幸福共存)。渺小的存在;伟大的结晶(生命似乎永远是渺小和伟大的“混血儿”) 14.贝多芬在失聪的情况下,没有绝望,以顽强的毅力与命运抗争,成为世界著名的音乐家。文天祥被俘后,有屈从威逼利诱,宁死不降,从容就义。 15.生命价值不同的人,历史和人民会做出公正合理的评价。16.A 17.韩麦尔先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战争中失去三个儿子,控诉  18.例如“飞进来的金甲虫没有影响孩子画杠子”烘托出教室里安静的气氛,刻画出对祖国文字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热爱。  19.瘦弱而多病  瘦弱而多病揭示战争给人民带来饥饿和痛苦。 20.这句话含蓄地表现了人们在思考,思考战争的可怕和罪恶,从而很好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三、文言文阅读
    21 yì hōu yè  huá chì jiàn jī
    22.虞初新志 张潮 笔记小说 林嗣环
    23(1)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2)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24.睡醒  抚摸、安慰  稍微   隐隐约约
    25.(1)A (2)B
    26.B
    27.C
    28.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则全无悲伤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诗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