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本文对我们的教育和启发是什么?(4分) (二)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蝴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甚要好得远。 1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 菜畦( ) 桑葚( ) 斑蝥( ) 攒成( ) 15.指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6分) (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 (2)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 ) (3)那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的趣味是多么令人心动啊!( ) 16.用“‖”在语段中标明层次。(2分) 17.从“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来看本段的写景顺序是( )(4分) A.从静景描写到动景描写。 B.从概括全景到突出局部。 C.从美丽的植物到可爱的动物。 D.从近的景物到远的景物。 18.文章连用两个“不必说”意在说明( )(4分) A.开头所写的景物不是主要的,“单是”后面所写的景物是最主要的。 B.这是用欲扬先抑的写法,着重衬托所写的景物。 C.这种撇开的手法,先对园中的景物作粗线条的勾画,为下文具体描写“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作铺垫。 D.这里运用排比,写出百草园中最主要的景色及其迷人程度。 19.详写园中“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特别是详写何首乌,其作用是表现儿童的__________心理和对__________的热爱。(4分) 20.文中的总写句是哪一句?(在文中用横线标出)(4分) (三)多少年来,每年春天,我总要挑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带上孩子们到郊区的野地里去挖荠菜。我明白,孩子们之所以在我的身旁跳着,跑着,尖声地打着唿哨,多半因为这对他们来说, 是一种有趣的游戏——和煦的阳光,绿色的田野,就像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似的展现在他们面前,使他们的身心全都感到愉快。他们长大一些之后,陪同我去挖荠菜,似乎变成了对我的一种迁就了,正像那些恭顺的年轻人,迁就他们那些因为上了年纪而变得有点怪癖的长辈一样。这时,我深感遗憾:他们多半不能体会我当年挖荠菜的心情! 等到我把一盘用精盐、麻油、味精、白糖精心调配好的荠菜放到餐桌上去的时候(小的时候,我可是做梦也没有想到我那可爱的荠菜会享受到今天这样的“荣华富贵”),他们也还是带着那种迁就的微笑,漫不经心地用筷子挑上几根荠菜……看着他们那双懒洋洋的筷子,我的心里就像翻倒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因为我知道,这种赏光似的迁就,并不只是表现在对挖荠菜这一桩事情上,它还表现在对我们这一代人的一些见解和行为上。在他们看来,我们的有些见解和行为,都像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出土文物——离他们的现实生活太远了,不顶用了。 自然,我也并不认为我们的见解和行为就完全正确。只要他们不觉得厌烦,我甚至愿意跟他们谈谈我们在探索人生方面曾经走过的弯路,以便他们少付出一些不必要的代价。我真希望我们之间不要成为隔膜很深的两代人,而是心心相通的朋友。 21.看到孩子们吃荠菜时的表现,“我”有什么反应?用“__________”在文中画出来。这反应了“我”怎样的心情? (4分) 22.文中加点的词语“出土文物”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明了(4分): 23. 选文可分为哪两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分) 24. 选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达方式,二者有怎样的关系? (4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周练答案 1.B 2.C 3.B 4.D 5.B 6.B 7.D 8.A 9. 在座的爸爸、妈妈们,各位同学:家是一艘航船,而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是战胜风浪,抵达彼岸的关键。沟通,从心开始,期待大家踊跃发言。 要求:礼貌的称谓;内容以强调沟通的重要性为主。(言之成理即可) 10.A 11.D 12.①隶:属于;②奇:对??????感到惊奇;③日:名词作状语,每天;扳:通“攀”,牵,引。 13. 虽然人的天资存在着某些差异,但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和学习。青少年应正确认识自己,努力学习,才可以成为有用之才。(能够答出后天努力的重要性,言之成理即可) 14. qí ;shèn;máo;cuán。 15.(1)描写;(2)叙述;(3)抒情。 16. 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17.B 18.C 19.幼稚天真 美丽的大自然 20.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21. “我的心里像翻倒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 “我”的心情:老一辈对青年一代的焦虑心情。 22.比喻; 两代人之间的膈膜。 23. 第一部分:前两段。主要内容:写解放后“我”和孩子们对挖荠菜、吃荠菜的不同态度和心情,以 及“我”由此产生的感慨和希望。 第二部分:第三段。主要内容:试图借此达到两代人的沟通和理解。 24. 记叙和议论。叙事为议论打基础,议论在叙事的基础上展开,明确中心,画龙点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