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示例:珍惜我们的生命,珍爱我们的父母,善待我们身边每一个爱我们和我们所爱的人。让人间多一点温情。 点拨:扣住感恩父母跟贴。 7. 示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王勃送别杜少府时豪迈的宣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苏轼思念弟弟时无奈的轻叹。“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是孟浩然离开山村时美好的约定。 点拨:写出符合题意要求的诗句,在理解的基础上仿写句子。 请仿照画线句子的形式,在横线上写一句话。(3分) 8. 略 点拨:内容相承,句式一致即可。 二、(一)9.①终于 ②达到 ③地方(答“疆界”“区域”也算对) ④帮助 点拨:注意一词多义及古今异义词。 10.①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②人们做学问,如果不每天进步就会每天退步点拨:注意关键词语翻译正确、无语病即可。 11.甲文强调要想成才,除“受之天”外,更要“受之人”。乙文强调做学问要有研讨的朋友,要认真钻研书中的道理,要出门学习生活(或开阔眼界) 点拨:根据甲乙两文所强调的重点作答。 12.甲文:论述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乙文:论述了“为学”不进则退的道理。(二) 13.这是一个比较贫苦的家庭。从以下的叙述描写可以看出:菊写信是从书包里翻出两张草稿纸,用的是笔杆裂开的圆珠笔;菊的哥哥要的钱需要凑好才能寄去;去年的债刚刚还清;学校奖给菊那枝笔,她舍不得用;家里分了救灾衣服;信写了三张就没有纸了点拨:注意从家庭贫苦方面搜集有效信息。 14.菊的哥哥的来信很短,他只表示自己需要钱,不回家过年,对家里的事和父母、妹妹的情况一概不问。从中可以看出他亲情淡薄,对家人和家庭情况漠不关心。点拨:仔细阅读选文进行揣摩即可。 15.儿子对家庭的冷漠使他产生无法接受的不快。 点拨:仔细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即可。 16.这反映了他们有浓浓的亲情,希望菊的哥哥分享他们的快乐,安心读书。延叔以这种方式对儿子的冷漠态度表示不满。 点拨:从写第一封信的内容可以看出浓浓的亲情,从重写的信中看出不满。 17. (1)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例如,冷漠的短信与充满亲情的长信的对比;拆信前的兴奋与拆信后的失望的对比。 (2)通过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的情感。例如,菊麻雀似的蹦进门,喊道:“哥来信了。”延叔接过信又递给菊:“快拆开念念”菊娘心领神会,双手拢到围裙下,脸上漾出笑容。 (3)通过细节描写表情达意。例如,“菊小心地拆开信,抽出薄薄的一张纸。”“小心地”说明菊把信看得很重;“薄薄的一张纸”,说明信的内容很少。又如,“红通通的小手一把攥住笔杆裂开的圆珠笔”“笔杆裂开”说明家庭不富裕,非常节俭。 (4)语言含蓄,耐人寻味。通篇没有一句话明确表明作者的观点,但对菊的哥哥的批评态度却包含在字里行间。开头和结尾都强调了“薄薄的一张纸”,暗示着菊的哥哥亲情淡薄。第二封信改为六个字,更是耐人寻味,延叔的不满之情蕴含其中。 点拨:从任意两个方面作出分析均可。 (三)18. (1)依次是:B D A C (2)示例①:句子:乡下的戏台是用大石块砌成的,灰白的色调干净而古朴。一旁大榕树的枝枉碰碎了一地的阳光,斑驳的叶影在青石上闪烁着,倒也颇有几分盎然古意。 赏析:这句话通过对戏台的环境描写,渲染气氛,表现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念。 示例②:句子:而浓缩了芸芸众生生命轨迹的民间戏曲,更将凭借着它绵长而坚韧的生命力在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季节里,向所有憧憬美好的孩子们一次又一次地讲述一切美丽的故事…… 赏析:语言含蓄,有韵味。它表达了作者对萝剧的热爱,希望它能永远传承下去。 示例③:句子:雪白的扇骨一滑,书生的倜傥潇洒就在风中徐徐绽放。只是小女子些微的腼腆与羞涩依旧会偶然地在那儒雅的微笑里悄悄显现出来。 赏析: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的细腻描写,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演员表演艺术的高超,表达对萝剧艺术的喜爱。 点拨:扣住所选优美语句,从修辞、表达等角度赏析。 19.示例①:能让我们想起“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形象地写出芗剧对作者的影响之长久。 示例②:表现作者对萝剧艺术的无比喜爱,希望萝剧能永远传承下去。 点拨: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理解标题的深层含义。 20.示例:这就是那个曾经喧哗快乐的青石戏台吗?这就是那个扎着小辫子爱笑爱闹的女孩吗?岁月匆匆,生命因生活中所有琐碎的无知而改变了面貌,可永恒不变的依然是我对你的感情——青石戏台! 点拨:相像不要脱离实际,要结合选文进行。 21. (1)示例:黄梅戏、豫剧、京剧、潮剧等。 (2)示例①:《窦娥冤》它情节曲折、离奇,如: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和大旱三年。窦娥的冤情最终得以昭雪,符合老百姓的善恶观念,表达了他们的美好愿望。 示例②:窦娥她美丽、善良、孝顺、刚强,面对恶势力,她毫不退缩,不惜以死抗争,维护自己的清白。 点拨:写出自己喜欢的地方剧种及人物,写明喜欢的原因即可。 三、例文 美丽的苹果 长沙考生 祖母爱吃苹果,尤其爱吃妈妈削的苹果。 妈妈削苹果的姿势很漂亮。她安详地拿起水果刀,飞快地在苹果上转着,果皮便宛如一只轻轻点过水面的燕子,时而向下,时而朝上,绕着苹果自由地飞舞。片刻之后,圆圆的 苹果便呈现在我们面前,完美得就像一件艺术品。削完后,妈妈总会拿过碟子,将苹果一片片削好,递给祖母。那一瞬间,妈妈那写满微笑的双眼那么美丽。祖母每每递给我几块,而我吃完后总是不懂事地嚷着还要。望着妈妈那似嗔却笑的样子,我是乐滋滋的。不过,心里总想,要是自己能吃上一个完整的苹果该多好啊! 岁月流逝,祖母年纪渐渐大了,但仍然还和以前一样地搂着我看妈妈削 苹果,妈妈依旧用她那灵巧的双手制作出一件件沁人心脾的“艺术品”。不同的是,我们每个人手里有她亲手削出的大苹果。品着那甜甜的苹果,我时常想,要是自己也能够这样为祖母或妈妈削一次苹果,那该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 那年深秋,祖母病了,昏迷了好几天。我依然记得她那慈祥的容貌和那被疾病折磨的身子。那天,祖母奇迹般地睁开双眼,吃力地说着什么。我急忙把耳朵贴到祖母嘴唇边,才听清祖母说的是“苹……果”。爸爸在上班,妈妈上街了,谁来为祖母削苹果呢?看来只能自己动手了,我以最快的速度拿出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模仿妈妈的动作操作起来,可那小刀好像特意与我作对似的,我越想削好,刀子越不听使唤,深一刀浅一刀地,果皮果肉洒落了一地。当我颤抖着将那仅剩下半边的“丑八怪”递到祖母眼前时,却分明读到她脸上一种幸福的笑容。 如今,祖母的病好了,我们晚饭后吃苹果的习惯还是没有改变。不过,水果刀已经掌管在我的手上。每每望着祖母和妈妈那惬意的笑脸,我感觉自己仿佛成了传递爱心的“小天使”,快乐着家人,也快乐着自己。 【总评】谁会想到,小作者竟用一只小小的苹果架起了三代人之间的情感桥梁。这篇满载真情的佳作美在两方面。一是细节美,文章紧扣妈妈削苹果的动作精雕细琢,“转”“点”“飞”等词语,将妈妈对长辈的孝顺、对晚辈的关爱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对自己削苹果的情景则是一抑再抑,先说“不听使唤”,接着“深一刀,浅一刀”,最后连手都在“颤抖”,描写真是细致入微啊!二是情感美。如果内容仅仅落在“削”与“吃”上,主题就较为平淡,作者便将这一故事放在奶奶生病、妈妈外出这一特殊时间,于是故事的情感顿时得到了升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