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b卷) 第一部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彷徨( )( ) 赫然( ) 踌躇( )( ) 2.“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2分) 3.《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中写到了众多著名作家,请写出他们的代表作。(4分) 福楼拜: 歌德: 屠格涅夫: 左拉: 4.莫泊桑是作家,被称为,代表作有、等。(2分) 5.《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到的史事。司马光,政治家、史学家。(2分) 6.翻译下列句子:(3分) ⑴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⑶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7.《孙权劝学》中有些语句演化为成语,至今仍有生命力,请摘出两例并加以解释。(2分) 8.对“踏花归来马蹄香”进行美术构思,然后用一组句子,表达画面的内容。(不超过40字)(2分) 9.下面一则轶事,诗人的回答表现了什么( )(1分) 一位著名的诗人在只容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与一个怀有敌意的批评家相遇,那个批评家蛮横地说:“我从不给疯子让路!”诗人退到路边,说:“我恰恰相反。” A、表现了诗人的宽宏大量。 B、表现了诗人的高雅风度。 C、表现了诗人的反击艺术。 D、表现了诗人的自命清高。 10.读下列语句,写出你的理解:(2分)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值就愈小。” 第二部分: (一) ⑴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⑶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⑷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⑸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⑹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⑺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⑻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⑼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⑽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⑾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⑿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⒀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1.选文一、二两段起什么作用?(1分) 12.概括选文所写的三件事。(每件不超过8个字)(3分) ⑴ ⑵ ⑶ 13.“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这句话表明了闻一多先生的精神。(有一成语填写)(1分) 14.课文善于用典型的语言和神态表现人物性格,请从选文中选出相应的语句。(2分) 语言: 神态: 15.选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分) 16.这部分是怎样写“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的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的?这部分中的“说”和“做”揭示了闻先生的什么精神?(2分) 17.最后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二) 那一种感动 依然是那座坟茔。 呜咽的山风渗过繁密的枫树枝,轻拂着坟头一簇簇赭黄的杂草,草尖上斑驳的碎树影微微地晃动着,好像一件闪沉的迷彩衣披在坟头上。 依然是那个老头。 一身灰白的中山装透着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沧桑。在21世纪的这个秋日里显得特别冷峻和沉重。岁月的刀痕布满一张不太对称的脸庞——右眼深深地隐了下去,颧骨很高,似乎比头上的灰旧帽沿还要突出,左手拄着拐杖,上面油漆已大半驳落,看不到右手,空空的右袖管在徐徐的山风中轻微地摆动着。 依然是我,只是身上穿着军装。 往事飘然而至。 去年秋游,也是上这座山。为了抄近道,我和几个同学从山腰这几座没有墓碑的坟茔旁越过。一个老头突然冒了出来,发出含糊不清的咆哮声,挥动着拐杖,一瘸一拐地朝我们奔来,我们吓得赶紧跑出了坟地。秋游的兴致被他搅和了,老头那让人恐惧的身影伴着一声声咒骂被刻在我的记忆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