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深处人家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晾( ) 沏( ) 隧道( ) 竹箬( ) 山岚( ) 竹坞( ) 山麓( ) 匾箪( ) 答案:liàng qī suì ruò lán wù lù dā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画家的话只说明了这里的竹林旺盛,是名幅其实的竹乡。 B.两旁高大的竹林密密匝匝,把路的上空盖着。 C.回过头来,发现山麓的竹林上出现了镂镂轻烟。 D.在竹海面前,如果要我画它,实在束手无册。 解析:A项“幅”应为“副”;C项“镂镂”应为“缕缕”;D项“册”应为“策”。 答案:B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气势: (2)竹坞: (3)山岚: (4)匾箪: 答案:(1)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某种力量和形势。 (2)竹林茂盛的山间平地。 (3)山林中的云雾。 (4)盛东西的扁形竹器。 4.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他是我国当代画家、_______家。 答案:《现代文丛》 黄蒙田 散文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竹林深处人家的生活有哪些特点?你喜欢他们吗? 解析:从作者遥见炊烟,听到禽鸣,闻到竹香,看到村民,吃到笋干,听到欢笑来体会。 参考答案:生活环境优美,待人热情好客,品格勤劳质朴。 2.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妙?妙在何处? 解析:从语句的内容、修辞、表达效果上加以分析。如:“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竹海上涌着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这个句子写得妙。这是个比喻句,承接上文“海”的比喻,抓住风吹草动的特点,用“浪”来描述竹林在“一阵风吹过”时的动态特点,非常形象生动。 参考答案:“有时看到前面一丛像屏风一样的竹挡着去路,心里想已经到尽头了。但是到得前面,那丛竹忽然像机关布景似的移开,我们已经发现另一条山路让出来,很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这句话写得好。这是作者的心理活动描写,展示了竹林的浓密与情趣,屏风的比喻、诗句的引用,都增添了语言的想象力和趣味性。 3.作者是如何来表现“竹林美”与“竹林人家美”的? 解析:(1)从立足点的角度;(2)从修辞角度;(品味语言);(3)从乡村的角度。 参考答案:通过移步换景的角度,描写了竹林的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竹林的美;竹林人家的朴实、勤劳、好客,也表现了竹林的美。 4.作者用了哪四个比喻来描写竹林的茂密? 解析:找出比喻句,用简洁的语句表达。 参考答案:作者用了下面四个比喻来描写竹林的茂密: (1)竹的海洋——从平地到山顶全植着竹子,看不到房子、小径和其他景物,像被竹的海洋淹没。 (2)竹海暗浪——风吹过处,涌起一片嫩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浪,像大海波涛。 (3)海底隧道——走在竹海里,竹叶密得教人仰头看不见上空,像走过竹海的海底隧道。 (4)竹的屏风——有时丛竹挡路,像个屏风。 5.本文从不同角度对竹子进行描写,说说下列句子描写的角度。 (1)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竹海上涌着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你很难知道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有多深。 (2)茶里面有一股清香的新竹的气息——事实上这里连空气也充满了竹的清香。 (3)看到整个世界都是绿色,除了近处的竹叶在微风中摆动发出沙沙的响声,再也听不到别的吵音。 解析:描写的角度有视觉、听觉、嗅觉等。可抓住重点词“嫩青色和墨绿色”“气息”“声音”等判断。 答案:(1)视觉(颜色) (2)嗅觉(气味) (3)听觉(声音) 快乐时光 爸爸评语 老师发了小明的“0”分试卷给小明,叫小明拿回家签名。 第二天,老师问小明:“你爸爸说了什么?” 小明:“老师,‘脏话’要去掉吗?” 老师:“当然。” 小明:“……他一句话都没说。”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江南竹乡,并不是没有别的植物,但竹子之多,给你的印象似乎是,那里除了竹,其他便什么植物都不存在了。其实不是没有而是看不到。远远望去一连几座山头,从山麓一直到山顶,不,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一层又一层的,不但分不出竹枝、竹干和竹叶,连房子、小径和小桥流水都看不到,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竹海上涌着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你很难知道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有多深,只是你看竹浪的起伏和它的气势,就意味着它是非常深沉的。 我们沿着小溪边的石子路深入到竹海里去。两旁高大的竹林密密匝匝,把路的上空盖着,此刻阳光猛烈,在这里却丝毫感觉不到,仿佛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要不是当地的朋友带路,恐怕很快就会迷途,因为在我看来,竹林里的大路小径以至竹树,都是差不多的,路上又没有标志或街名。有时看到前面一丛像屏风一样的竹挡着去路,心里想已经到尽头了。但是到得前面,那一丛竹忽然像机关布景似的移开,我们已经发现另一条山路让出来,很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