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桃花源记》 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桃花源记》 同步练习
    基础练习
    1.陶渊明名____,字____,____时代人。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成语来源于《桃花源记》。
    3.比较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词语古义今义
    妻子
    无论
    绝境
    交通
    语段训练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解释下列词语。
    (1)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
    (2)豁然开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怡然自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句子。
    (1)渔人甚异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描写桃花林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表明渔人发现桃花林的时间是( )
    A.暮春花落时 B.深秋季节,百花凋谢之时
    C.冬末初春时节,春水暴涨之时 D.初夏水涨之时
    8.“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句的含义是( )
    A.暗示渔人虽发现桃林,但却不知道它的确切地点
    B.沿着溪水走,没有留神路程的远近
    C.两岸景色很美,在不知不觉中走出了很远
    D.带点神秘色彩,故弄玄虚
    9.第1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答:
    10.阅读第2段,用原文回答。
    (1)反映桃花源不易被人发现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2)写桃花源环境优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写桃花源宁静和平,人们生活幸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1.第2段可分为两个层次,请用“‖”在文中标出,并归纳层意。
    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
    拓展运用
    (一)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2.给文中加黑字注音。
    间( ) 邑( ) 延( ) 语( )
    13.请你根据文言文断句常识,在原文停顿的地方,用“ / ”断句(本题不要求加上标点符号)。
    14.翻译“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
    译:
    15.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说了些什么?你认为桃花源人为什么叹惋?
    答:
    16.桃花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答:
    17.本文作者陶渊明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他为什么在这里却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
    答:
    (二)
    《刘公嘉话》云: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召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尹,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并辔而归。留在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18.对加黑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岛初赴举京师(初:当初) B.始欲着“推”字(着:用)
    C.遂于驴上吟哦(于:到) D.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具对:详细回答)
    19.“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的正确译文是( )
    A.韩愈停住马,不很久,对贾岛说:“用敲字好。”
    B.韩愈停住马,有很久时间,对贾岛说:“用敲字好。”
    C.韩愈让马站起来,有很久时间,对贾岛说:“用敲字好。”
    D.韩愈立住马,一会儿,对贾岛说:“用敲字好。”
    20.最能表现贾岛炼字全神贯注的一项是( )
    A.始欲着“推”字,又欲作“敲”字。
    B.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C.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尹,岛不觉冲至第三节。
    D.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答案
    1.潜 元亮 东晋
    2.世外桃源 豁然开朗 无人问津
    3.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男子的配偶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连词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交通运输
    4.(1)整齐的样子(2)突然变得开阔敞亮(3)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来源:学。科。网Z。X。X。K]
    5.(1)渔人对所见到的情景感到非常惊异。(2)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6.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7.A
    8.B
    9.这段描写带点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景”,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10.(1)山有小口,初极狭(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1.……豁然开朗‖…… 第一层:记叙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第二层:记叙桃花源中人们宁静幸福的生活。
    12.jiàn yì yán yù
    13.人/惊/来/之/家/食/人/讯/乱/境/焉/隔/世/汉/晋/闻/惋/家/食/日/去/云/也
    14.这个人(为他们)详细地介绍了自己见到的事,(他们听罢)都感到惋惜。
    15.渔人说的大概是秦末以来的历史。桃源人听后,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
    16.躲避战乱 这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没有剥削,人们生活自由快乐,所以不再出去。
    17.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8.C 19.B 20.C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