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10分) “我不能走” ………..(见课本P84_85)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1.选文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一种 的气氛,作者引用它的目的是 2.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请你联系上下文揣测邓稼先此时的心情。(3分) 3.“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这句话的内在含义是什么?(3分) 4.“我不能走。”这句话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品质?(2分)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浠水(xī)硕果(shuò)锲而不舍(qì) B弥高(ní) 校补(xiào)迥乎不同(jiǒng) C 衰微(shuāi)迭起(dié)沥尽心血(lì) D赫然(hào) 凝结(níng) 气冲斗牛(dòu) 2.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B深霄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C.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郝然而出 D.这个方面,情况就迴乎不同,而且一反即往了 3.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仰之弥高(更加 潜心贯注(用心专而深) B.锲而不舍(刻) 心会神凝(领悟) C.兀兀穷年(劳苦的样子)迥乎不同(差得远) D.沥尽心血(滴) 警报迭起(屡次)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他要给我们 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药方。 (2)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 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3)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 而出。 (4)这个方面,情况就 ,而且一反既往了。 A.衰弱 凝结 蓦然 迥乎不同 B.衰弱 凝固 赫然 截然不同 C..衰微 凝固 蓦然 截然不同 D.衰弱 凝结 赫然 迥乎不同 7.判定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5分) (1)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中。( ) (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一篇人物传记。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生平经历,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 (3)臧克家,诗人,以一篇《老马》成名,被誉为“农民诗人”,曾受教于闻一多。( ) (4)《烙印》《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均为臧克家的作品。( ) (5)《红烛》《死水》都是闻一多的诗集,表现出反帝爱国的激情。( ) 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10分) ①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见课本P91_92) 14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选文第①②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选文第14段的两句话再次点题以照应题目中的 和 。(2分) 2.选文中有关闻一多“说”和“做”的事例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3.说说对下列句子的理解。(2分) (1)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 (2)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4.闻一多先生说过“我是做了再说”“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但他又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可信,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这前后的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 5.“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音乐巨人贝多芬1.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门槛(kǎn)下颏( kē) 杂乱无章(zhāng) B重荷(hé) 踌躇(chú) 惹人注目(rě) C含蓄(xù)磐石(pán)小心翼翼( yì ) D深邃(suì)喧嚣(xiāo)无可比拟(nǐ ) 2.下列词语的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重荷:荷:背或抗 惹人注目:惹:招引 B深邃:邃:这里指深 杂乱无章:章:条理 C踌躇:犹豫 凌乱不堪:堪:能忍受 D含蓄:指包含 小心翼翼:翼翼:恭敬的样子 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过,“聋” 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 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他 孤独, 有“永恒”为伴。 A. 既然 却 虽然 但是 B. 虽然 可 固然 然而 C. 虽然 却 诚然 可是 D. 尽管 但 诚然 然而 6.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号,错的打“╳”号 (1)何为,原名何敬业,著有《第二次考试》《织锦集》《临窗集》等散文。( ) (2)贝多芬,德国作曲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因其在音乐史上作用巨大,获得了“乐圣”的称号。( ) (3)“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这里的“永恒”指的是作为心灵载体的音乐艺术。) (4)“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一句运用了比喻。 ( ) 7.文学常识填空。(4分) (1)音乐巨人贝多芬, 国作曲家。1798年起听觉渐衰,1820年后两耳失聪,但仍坚持创作。代表作有《 》《 》。 (2)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主人公约翰?克里斯朵夫的许多事迹都是以 为原型的。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简陋(lòu) 鉴赏(jiàn )轮廓(kuò)面庞(pang)B荒谬(miù)脚踝(huái)滑稽(jī) 白皙(xī ) C翘起(qià)模样(mó)淹没(mò)散乱(sàn) D气氛(fèn)魅力(mèi 迸发(bèng) 义愤填膺(yīng)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荒谬(错误、差错) 博学多识(多、丰富) B、琐事(麻烦) 一拍即合(拍打) C、白皙(人的皮肤白) 义愤填膺(胸) D、不约而同(约定) 惊叹不已(停止)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他激动起来难免逗人发笑,但激动后和蔼可亲的样子又使人心情愉快;尤其是他那 的记忆力和 的博学多识往往使人惊叹不已。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思想一下子飞跃过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 的事实或两段 的格言,再加以比较。 A、超人 惊人 类同 类似 B、惊人 超人 类似 类同 C、惊人 超人 类同 类似 D、超人 惊人 类同 类似 7、文学常识填空。( 11分) (1)福楼拜, 国作家,代表作有《 》等。 (2)莫泊桑, 国作家,被称为 巨匠,代表作有《 》、《 》 等。 (3)屠格涅夫, 国作家,代表作有《 》、《 》 等。 (4)左拉,法国 家,代表作有《 》 等。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卿( ) 当涂( ) 辞( ) 孤( )涉猎( ) 孰( ) 2.对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B.当涂:当道;涂,道路。 C.涉猎: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 D.见事:认清事情,识别事势。 3.为下列词语找出与之意思相近的成语。 1)大有所益: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从以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说话人怎样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1)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鲁肃)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5.翻译下列各句。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结友而别。 1、请选出注音正确的一项( )(3分) A、卿(jǐ)今当图掌事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á) C、即更(gèng)刮目相待 D、肃遂(suì ) 拜蒙母 2、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B、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表示陈术的语气,可译为“罢了”。 C、卿言多务,孰若孤? 孰若孤:谁像我(事务多)?反问语气。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3、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见往事耳 何见事之晚乎 B大惊曰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 卿今当涂掌事 卿今者才略 D蒙乃始就学 家祭无忘告乃翁 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5、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自以为/大有所益 D、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 6、对“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的译写,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吕蒙推托,因为军中事务繁多 B、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来推托 C、吕蒙推托军中事务繁多 D、吕蒙推托,因为军中事务繁多 7、文学常识填空。(10分) (1)《孙权劝学》选自《 》,该书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 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字 , (朝代)政治家、 家 (3)、孙权,字 ,三国时 国的创建者。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一句的“经”指《易》《 》《 》《礼》《 》等书。 8、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什么?(4分) 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18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孙权为什么劝吕蒙学习? (2)孙权期望吕蒙学得怎样的结果? (3)吕蒙用“军中多务”来推辞不学时,孙权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和好处的是哪几句? (4)最能说明吕蒙因“学”而才略有惊人长进的是哪个句子? 社戏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哄骗(hǒnɡ) 闹哄(hōnɡ 起哄(hōnɡ) B. 潺潺(chán) 怠慢(dài) 不惮(dàn) 船橹(lǔ) C撺掇(cuān duó 凫水(fú 桕(jiòu树 旺相(xiànɡ D皎洁jǎo归省xǐnɡ絮xù晌午(shǎnɡ)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绝壁 膝盖 脑怒 欺侮 B.困惑 挑剔 胆怯 委曲 C.叛徒 诚肯 鉴别 宛转 D.惊异 鞠躬 奖励 家眷 3.下列词语的释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归省:回家看望父母 行辈:排行和辈 B.委实:实在 弥散:弥漫消散 C.自失:丢失了自己 依稀:隐隐约约 D.絮叨:仔仔细细地说 旺相:茂盛 4.下列句子的空白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 , ,使我的心也 然而又 起来,觉得要和他 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A.悠扬 宛转 愉快 自失 消失 B.宛转 悠扬 沉静 自失 弥散 阅读下文,完成5~9题。 [甲]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乙]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5.甲段中加点的“回望”一词在文中作用是什么? 6.“漂渺”通常写作 ,意思是 。 7.甲段文字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写社戏,这段对戏台的描写表现“我”的什么样的心情? (1)所见: 。(2)所闻: 。 (3)“我”对社戏的 之情。 8.乙段中“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作用是① ②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大抵(dǐ)归省(shěng)惧惮(dàn)怠慢(dài) B凫水(fú)松懈(xiè撺掇(cuān)踱来踱去(duò) C行辈(háng)桕树(jiù)一哄(hǒng)潺潺(chán) D舟楫(jí)旺相(xiàng漂渺(miǎo)皎洁(jiāo) 2、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3分) ⑴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踊跃: 。 ⑵大家立刻赞成,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 踊跃: 。 ⑶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 撺掇: 。 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B、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C、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 D、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 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 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 当面叫他“八癞子”。 A、然而 即使 况且 B、因而 如果 况且 C、然而 如果 而且 D、因而 即使 而且 8、文学常识填空(3分) 《社戏》的作者是 ,原名 ,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 、 革命家,其代表作品是短篇小说集《 》和《 》。本文最初就收在他的短篇小说集《 》中。 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16分)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 …………………(见课本P111)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 在选文①—⑥处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动词。(2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选文中①—⑥处所用动词的表达作用是( )(1分) A.表现出少年朋友们撑船技巧的熟练和敏捷。B.表现出少年们勤劳、能干的特点。 C.表现出孩子们看戏途中急切而又愉快的心情。D.以上答案都正确。 3.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 描写。画横线的句子中,以“ ”比喻“连山”,以“ ”形容“淡黑”,以“ ”形容“起伏”,状形绘色,以动写 ,把静态的山作 态的描绘,表现船行之快。(3分) 4.选文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多角度描写了江南水乡的晚景.请各举一例。 5.“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其中“似乎““料想”、“也许”在文中的作用是( ) ( 1分) A.表推测,表达“我”急于到达赵庄的心情 B表推测.表达“我”愉快欢乐的心情。 C表想象.表达“我”急于到达赵庄的心情。D表想象,表达“我”愉快欢乐的心情。 6.最后一段中的“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把“果然”换成“竟然”可以吗?为什么? 7.在选文第二段中加点的“跑”字与第一段中的哪一个字相呼应?这两个字写出了什么? 8.请给选文选一个恰当的标题。A.赵庄看戏 B.月夜抒怀 C.赵庄途中 D.月夜行船 安塞腰鼓1、下列注音全部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晦暗(huì)闭塞(sāi)亢奋(kàng)飞溅(jià) B、恬静(tián)羁绊(jī)烧灼(zhuó)冗杂(rǒng) C、颤栗(chàn)骤雨(zhòu)震撼(hàn 磅礴(bàng) D、瞳仁(tóng)戛然(jiá)辐射(fú)蓦然(mò) 2、下列词语的解释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 亢奋:极度兴奋。② 忘情:忘记了自己的感情。③ 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 ④ 蓦然:突然,猛然。⑤ 晦暗:这里指天气昏暗。⑥冗杂:繁杂。 A、①④ B、②⑤ C、③⑥ D、③⑤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黄土高原上, 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②观众的心也 变成了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③每一个舞姿都使人 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④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 ,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A、爆 突然 颤抖 寂静 B、演 蓦然 颤抖 恬静 C、爆 蓦然 颤栗 寂静 D、演 突然 颤栗 恬静 4、在下文的横线上依次填入与前面的加点词含义相反或相对的词(3分)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 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 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 _ 了。 .竹影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幽暗(yōu)藤椅(téng)惬意(xiá)手痒(yǎng) B、徘徊(huái)参差(chā)横幅(fú)花瓣(bàn) C、闪烁(shuò)疏密(shū朱砂(shā) 蘸水(zhàn) D、乱撇(piē)一缕(lǚ)弥漫(mí)立轴(zhú) 2、下列有错别字的两项是( )(4分) A、 也许,艺术和美就蕴涵在孩子的童稚活动中。 B、 那根竹跟了他的动作而发抖,上面的竹叶作出箫箫的声音来。 C、 竹影渐渐与地上描着的木炭线相分离,现出参差不齐的样子来,好像脱了板的印刷。 D、课文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童趣。 3、下列词语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幽暗:昏暗。②坐不牢:坐不稳。③惬意:心里很高兴。④疏密:指距离不远不近。 ⑤包罗:包括(指大范围)。⑥参差不齐:长短高低不齐;不一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6、最后爸爸“立起身来结束说:‘中国画大都如此……’”。下面不属于“如此”的一项是( ) A、 中国画不注重“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的一样。 B、 凡画一物,只要能表现出像我们闭目回想时所见的一种神气,就是佳作了。 C、 中国画像符号。 D、画竹只要照真竹一描,大多数成为竹的名画。 8、填空(5分) “艺术和美往往就蕴含在孩子的童稚活动中”,这是 (作者)的《 》一文所传达的题旨。与此类似,我们学过沈复的《 》就是通过嬉蚊和 两件趣事的描述,反映儿时从童稚活动中获得的 。 观舞记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颦蹙(cù) 静穆(mù) 解数(jié) 花鬘(mán) B.粲然(càn) 星宿(sù) 斗薮(s?u) 嗔视(chēn) C.婉转(w?n) 气氛(fèn) 雏凤(chú) 妥帖(tiè) D.蠕动(rú) 端凝(níng) 供养(gòng)惆怅(chóu)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离合悲欢 变换多姿 张目嗔视 静穆庄严 B举手投足 尽态极妍 叱吒风云 息息相通 C笑颊粲然 细腻妥帖 高视阔步 点额抚臂 D浑身解数 本色当行 低回婉转 疾走惊跃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本色行当: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B.尽态极妍: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妍:美丽。C.息息相通:比喻关系密切。息息:休息。D.惊鸿:惊飞的鸿,形容美人体态轻盈。 4.揣摩语言环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的横线上。(4分) (1)传达 描绘模拟 点染 A.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写出一首长诗,来 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B.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色彩, 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2)说明 说出 阐述 赞美 A.我也不敢像舞蹈家一般,内行地 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是怎样地“本色当行?。 B.我只是一个欣赏者,但是我愿意努力 我心中所感受的飞动的“美”! 9.本文的作者冰心,原名 ,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 家。在上册语文课本中,我们曾学过她的选自《 》的诗歌《 》。(4分) 口 技2.指出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 A.于厅事之东北角____ B.而呜之____ C.久之,目似瞑_____ D.医之好_______ 3.下面各句中都有一个词活用为另一种词性的词,例如: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等,请指出并解释。 A.京中有善口技者_________作___________B.妇抚儿乳_______作___________ C.妇手拍儿声__ _作___________ D.不能名其一处也_______作___________ 5.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将它们分别填在横线上。(小心哟!) A.少顷 B.既而 C.是时 D.一时E.未几 F.忽 G.俄而 H.忽然 (1)表示突然发生:___、___(2)表示同时发生:____(3)表示相继发生:__ (4)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___(5)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___、___、___ 7.理解填空。 A.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本文是以______________为序,分别记叙了口技表演者在表演前的______________及表演即将开始时的情况,表演者的______________和听众的______________,表演结束时的情景。 8.课文依次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个情景,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__,即是紧扣“京中有善口技者”中的一个“____________”字。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____________声,____________声,____________声,____________声,____________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9.用原文中的词语将横线处填上。 11.做个小翻译,将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12.选文第1段交待了哪些事?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13.第1段中用4个“一”列举道具,有何用意? 14.统领全文的关键字眼是____________,作者是通过__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__描写来体现的。 15.“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体现了观众怎样的心情? 16.第2段描写口技人表演的声响,其顺序是什么?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1)施八尺屏障 A、píng B、b?ng(2)意少舒A、shào B、sh?o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A、jiān B、jiàn(4)曳屋许许声A、h? B、x? 2.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1分) A.会宾客大宴 B.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C.宾客意稍舒,稍稍正坐 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3.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古今用法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1分) A.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B.凡所应有.于所不有C.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D.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都错误的一项是( )(2分) ①会宾客大宴(举行宴会)②众客团坐(挤在一起坐)③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斜着眼看)④虽人有百手(虽然)⑤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扬起,举起)⑥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大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5.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为妙绝 群响毕绝 B 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一端 C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D 妇拍而呜之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京中/有善口技者 B. 口技人坐/屏障中C.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D. 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8.下列句子翻译有错误的两项是( )( )(2分) A.会宾客大宴 译文:开会时为宾客摆宴席。 B.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译文: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身子渐渐坐正了。 C.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译文:其中夹杂着用力拉倒房屋的声音。 D.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译文: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都婷止了。 9.填空、默写(6分) (1)本文节选自《 》。题目为后人所拟。这部书是清代 编选的笔记小说。 (2)本文的作者是 ,字铁崖,福建晋江人, 代顺治年间进士。 (3)当是时, ,口中呜声, ,大儿初醒声, 。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阅读第四段.用文章的原句回答问题。(4分) (1)从“忽一人大呼‘火起’”,突然加快节奏,接着写四口之家突遭意外变故,气氛骤然变化的情形是 。 (2)然后由内景转为外景,表现人们惊恐万分的情景的句子是 。 (3)接着表现火势德猛烈和火场纷乱的语句是 。 (4)极言声音之杂乱、逼真的句子是 。 4.为了描写声响的复杂,赞美表演者高超的技艺,文中第③④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第⑤句运用了 的方法,并且通过听众以假为真、惊慌欲逃得神态,从 描写了口技表演者技巧的精妙绝伦。(3分) 伟大的悲剧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 拽(zhuài) 毋(wú)宁 坚持不懈(xiè) 毛骨悚(sǒng)然 B.威尔逊(xùn) 贮(zhù)藏 怏怏(yāng)不乐 广阔无垠(yín) C.战栗(lì) 胆怯(què) 风餐露(loù)宿 寒风凛冽(liè) D.厄(è)运 吞噬(shì) 羸(léi)弱 告罄(qì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A.不可思议 徒劳无获 夺眶而出 精疲力竭 B.萎缩不前 耀武扬威 姗姗来迟 忧心仲仲 C. 疲惫不堪 鲁莽大胆 语无伦次 踉踉跄跄 D. 步履蹒跚 白雪皑皑 海市蜃楼 闷闷不乐 3. 课文内容填空(4分) (1)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 )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百万个月计,( )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 )显得太晚太晚了。 (2)每天晚上他们都希望第二天能到达目的地,( )到了第二天,( )吃掉一天的口粮外,( )把希望寄托在第二个明天。 (3)因为( )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 )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 课文一方面描写气候的恶劣,探险队与严寒的搏斗;另一方面,写探险队员牺牲的详情,不仅注重典型环境的描写,同时也注重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B. 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C. 课文写的主要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奔向南极点,却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死去。全文重在记述过程,并没有太多的细节描写。 D. 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是: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6、填空(3分) 《伟大的悲剧》选自《 》,作者是茨威格, (国)作家。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 和小说创作方面。作品主要有《 》《 》《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