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 17、在湖北随县出土的最为珍贵的战国乐器是 A、编钟 B、铜钟 C、七孔骨笛 D、陶埙 18、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A、 楚 B 、齐 C 、秦 D 、燕 19、我们的祖先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是在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2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西周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21、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付。” B、“兼爱”“非攻”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仁者爱人”“以德为政” 2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 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C、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 D、庄子提出“仁”的学说 23、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最重要的影响在于 A、打击了奴隶主贵族 B、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 C、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通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24、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A、当兵立军功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法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25、关于都江堰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春秋时期秦国李冰修建 ②位于岷江中游 ③著名的水上运输工程 ④消除水患,灌溉农田 A①③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二、历史诊所判断正误(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将判断结果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每题1分,共10分) 1、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形成了。 ( ) 2、夏、商、周是我国的青铜时代,因此,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出现在夏朝。 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曾出现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并立的局面。 ( ) 4、长平之战,桂陵之战,城濮之战都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 ) 5、春秋晚期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 )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屈原长篇抒情诗《离骚》。( ) 7、成语“退避三舍”的故事,是发生在秦楚两国争霸战争期间。 ( ) 8、西周时期青铜器的种类非常丰富,大量用于祭祀。 ( ) 9、为了巩固统治,东周的统治者开始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 ) 10、下图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西周的建立。 ( ) 三、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本题共40分) 1、(16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史记》引用商鞅语 请回答: (1)商鞅何时、在何人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2分) (2)根据你的判断,商鞅是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2分) (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8分) (4)商鞅变法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2、(11分)阅读下列图片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完成表格(影响3分,其余每格1分) 图1耒耜 图2铁农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