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的价值:和甲骨文比起来,西周金文的篇幅更长,事件的记录更多也更具体,很多金文是有意识的历史记录,历史价值更高。 第八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1、春秋时期各国争霸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拥有对其它诸侯国的领导权,相互征战,竞争“霸主”。 2、春秋五霸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其中第一个霸主是 齐桓公。 3、齐桓公称霸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① 齐国是东方大国,盛产渔盐,经济富庶; ② 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使齐国国富兵强,成为当时最大的诸侯国; ③ 依仗雄厚兵力,打着“尊王襄疑”的口号,发展了齐国的势力; ④ 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使霸业达到顶峰,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4、在晋楚争霸中,双方发生的 城濮 战役,成就了晋文公的霸业。产生了一个成语是 退避三舍。 5、战国七雄是 齐、楚、燕、韩、赵、魏、秦。 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是 由春秋时期争夺中间空旷地带和控制弱小国家,演变为歼灭对方主力,给对方以毁灭性的打击。 6、如何看待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兼并战争? 争霸与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但同时也产生了有利于历史前进的作用: ① 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② 促进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经济文化联系;促进各族的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和; ③ 残酷的战争促使各国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加速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 7、“退避三舍”“围魏救赵”“纸上谈兵”这些成语与哪些历史事件有关? 城濮之战、桂陵之战、长平之战。 纸上谈兵:说明做人不能夸夸其谈,脱离实际,应当脚踏实地,具备真才实学。 其他知识点:纵横家苏秦、张仪。 合纵:六国采取的措施,共同抵御秦国。 连横:秦国采取的策略; 远交近攻。 第九课 大变革的时代 1、大变革时代中的大变革是什么? 铁农具、牛耕 和变法 。 2、铁农具和牛耕是在 春秋时期 开始使用,在 战国时期 广泛使用。其对生产的作用是什么? 作用: 使荒地得到大量开垦,土地得以进行深耕细作,从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同时,劳动效率的提高,也使得个体生产成为可能。个体生产逐渐取代大规模的强制性集体劳动,成为基本的生产单位。 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也是我国农业史上划时代的大变革。 3、人类产生以来,生产工具的变化: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志。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4、商鞅变法的目的、内容和作用。 目的: 富国强兵 时间:公元前356年。 内容: ①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老矣;在战争中立了功的人,按照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土地和住宅。 ③ 建立县制。把全国合并为41个县。县的长官称县令,由国君直接任免。 作用: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国富兵强的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5、如何看待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如何看待商鞅变法)? ①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改革,要经过一个反复、艰苦、漫长的过程。 ② 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③ 顺应时代发展的改革能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其他知识点: 两头牛牵引的耕作方式。 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生产方式的重大变化和阶级的分化。出现了地主和农民两个新的阶级。 最早实行变法的是 魏国。 李悝变法:采用鼓励和强迫两种方法;调整粮食价格。 楚国 吴起变法 第十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诗经》与楚辞是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中医的诊断方法,在扁鹊那里得以确立。曾侯乙墓中的编钟,既是科技的结晶,更代表着艺术的成就。 一、《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汇集的是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收录诗歌300多首,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二、屈原是战国后期楚国人,他运用楚国的方言和民歌形式,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代表作是《离骚》。屈原是第一个以个人的名义,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诗人。端午节:五月初五。 三、都江堰:是战国时期蜀郡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修建原因:为了保障灌溉,发展生产。 内容:位于岷江中游,整个工程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部分组成。(离堆) 作用:都江堰的修建,消除了岷江的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自建成至今,一直发挥着“兴水灌田,泄洪平灾”的作用。 意义: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设计最科学、保存最完整、至今发挥作用最好、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大型水利工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