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 这些排比句使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每个词语都简洁有力,每个句子都激起豪壮,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能表达出强烈的思想感情。 ) 3.本文好词佳句俯拾皆是。既适合声情并茂地朗读,又适合有滋有味地赏析。选择你喜欢的句段做有感情的朗读,然后做美点赏析。 句式:我喜欢朗读第_______自然段(朗读),因为它用_______修辞手法(或者其他手法)表现(达)出了________ 。 赏析角度提示:修辞、短句、叠词、文章结构等。 (例: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 ……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叠词的运用,反复和排比的综合运用,表现出“安塞腰鼓”气吞河山的场面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4.倒数第四段中的“交织!旋转!凝聚!升华!”这几个词能不能对调?为什么? (明确: 不能。因为这几个词的排列按一定的顺序。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中心到四周。 ) 5.为什么说“当它嘎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 (明确: 这是人对闹声的一种感受,当闹声突然停止的时候,会感到特别的静。其次,这里用静来反衬闹,可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6.怎样理解“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明确:当喧闹声停止后,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好象炽热后的寂静。这时以“鸡啼”反衬寂静。 ) 五、主题探究 这篇文章歌颂了什么?(主题) 作者通过安塞腰鼓想要表达了什么? (明确: 歌颂了生命和力量——由西北汉子热情奔放的腰鼓表现出来。 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贫瘠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羁绊。安塞腰鼓,表现了挣脱、冲破、撞开这一切束缚的力量。) 六、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描写抒情性散文,通过对安塞腰鼓的场面描写,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这是生命和力量的宣泄,这是人情和自由的挥洒,这是中华民族和黄土高原特有的一种文明、一种文化。 七、写作技巧 1、从用词方面说:叠词、反义词的运用 2、从句式上说:铿锵的短句、独词句 3、从修辞上说:比喻、排比、反复 (有句子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4、从写法上说:以静衬动,动静结合等 *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取得了完美的统一 写作借鉴 1.铿锵的短句。 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如“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简洁地展现了年轻的生命的热烈奔放;“忘情了,没命了”,强有力地展现了生命沸腾、力量奔涌而出、无法遏制的场景; 其他如“落日照大旗”“愈捶愈烈”等句子,无不铿锵激昂。 2.激昂的排比。 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子内部、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排比,不仅交错出现,还有连续出现的,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连用三个排比段落,好似江河一泻千里般不可遏止。 也有很多对仗工整的排比,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一段,气势昂扬; 还有层层递进的排比,如“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如同排山倒海般的气势,使人透不过气来。 八、仿写练习 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令人震撼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呢? 请模仿本文的写作手法,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出来。 九、板书设计 3、安塞腰鼓 刘成章 表演前 —— 表演中 ——表演后 (安静)——(激昂)——(寂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