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参考答案 (1)太阳东升西落 昼夜交替 (2)(B) (D) (F) (G) (3)(B) (4)(A) (5)(B) (6)西 东 东 西 24 昼夜 (7)北极星 66.5 (8)(A)北回归线 (B) 6 21 22 夏至 (C) 夏季 长 短 (D)略 4.简要分析: (1)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地球上看到太阳是东升西落。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半个地球,出现了昼夜交替,对着太阳的半个球面为白天,背着太阳的半个球面为黑夜。 (2)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样,也是从西向东,但它是向着太阳转;地球公转轨道近似圆形,全长9.4亿千米.地球公转的周期为一年,共365天;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3)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黄道平面)与自转的赤道平面并不在一个平面上,地轴与地球公转的轨道面斜交成66.5度的夹角。 (4)地球在公转过程中,阳光有时直射北半球,有时直射南半球,阳光的直射点会南北来回移动。北半球的冬至日(12月22日或23日) 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南纬23.5度)然后向北移动,一直到北回归线上(北纬23.5度),这是北半球的夏至日(6月21日或22日)。然后再返回。 (5)太阳的直射点是南北来回移动的,一年中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上返回,这样在南北回归线上出现太阳直射头顶景象只有一次,而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当中能见到太阳直射头顶景象的次数是二次。 (7)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黄道平面)与地球自转的赤道平面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地轴与地球公转的轨道面斜交成66.5度的夹角。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8)这是一道读图综合分析题,考查地球公转产生的一些自然现象和昼夜产生原因。(1)太阳直射的地球表面与太阳光线成垂直状态,通过读图理解这一天太阳直射的纬线为北回归线,(2)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这天为6月21日或22日,节气是夏至日,(3)北半球处于夏季,白昼长、夜晚短。(4)被太阳照射的半球为白昼,背着太阳光的一方为黑夜。 七、参考资料 黄赤交角 地轴无限延长为天轴,天轴与天球相交于两点,即天北极和天南极。地球赤道平面无限扩大与天球相交的大圆叫天赤道。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路线~黄道,实际上是地球绕日公转轨道面无限扩大与天球相交的一个大圆。黄道和天赤道在天球上是不相平行的,不相重合,而构成一个23度26分的交角(现代值),叫做黄赤交角。黄道和天赤道的两个交点,即春分点和秋分点。黄道上距天赤道最远的两点,叫夏至点和冬至点。二至点对天赤道的距离是23度27分,称黄赤大距。黄赤交角的存在,实际上意味着地球在公转太阳的过程中,地球的自转轴对公转轨道面是倾斜的,地轴与公转轨道面交角为66度33分。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倾斜着的地轴所指的方向在短期内似乎不变的,在北极星附近,这就是天北极的位置。也就是说在公转时地轴是平行地移动的。黄赤交角的存在说明太阳的周视年运动,不单是地球公转的反映,而且与地球的自转也有一定的关系。 —摘自《地球概论》 (曹省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