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决定胜负 山东 卞法莲 与学生一起学习了“俄国十月革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两课之后,历史知识的回味,核心人物的事迹,学生课堂的灵动……总在脑海中闪现,有种倾诉的冲动难以抑制,于是诉诸于笔端,成一小文与热爱历史的师生共勉。 1917年10月列宁领导的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之后,苏维埃政权随即在全国建立,并果断采取了顺应民意的外交政策,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然而,这一新生的“另类”政权,能否在帝国主义的包围中生存下去呢?可想而知,当时国内外的反革命联合起来,想把它扼杀在摇篮里!面对国内外强大的敌人,该如何应对,非常时期,只能用非常的政策来迎战,列宁领导人民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百倍的信心,集全国之物力,一切都为了前线,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这一坚定信念的指引下,最终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战争,打败了国内外的反动势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我们从心里为这一新生力量的胜利而鼓掌致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权迫于战争和经济严重困难而实行的政策,它并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必经阶段,但在当时条件下,它保证了军民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对于击败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起了巨大作用,这一政策其中一关键词是“战时”,那么内战结束了,还继续实行这一政策,把农民手中的余粮收集,还有多少农民有生产的积极性呢?领导人企图再借助这一政策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最后造成严重后果,引起人们强烈不满和生产力下降。列宁面对这一现象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社会说明我们错了。”正是他及时认识到政策的错误,于是在1921年开始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这一创新之举,在当时党内却有人认为这是“倒退到资本主义”,是对十月革命的背叛!列宁认为:“退一步,进两步”,也是一种进步,从而体现了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我们不仅为他实事求是,结合国情的创举、求实精神所折服,最终这一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1927年,国民经济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实践证明,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是正确的,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也曾说过:“列宁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 列宁逝世后,苏联确立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经济建设路线,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天呀,十年跑完五十至一百年的距离,有学生说这不是说“疯话嘛”,也有同学说,斯大林是要创“神话”!他靠什么来创“神话”呢?靠得是积极进取的态度,带领人民开展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冲天的劳动热情创造了许多惊人的创举,如斯大汉诺夫在6小时内采煤102吨,超过定额13倍,创造了风镐采煤的世界纪录。表现出苏联工人高昂的建设精神。正是有这样劳动模范的带动,苏联利用两个五年的时间,于1937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把“神话”变成了现实,创造了辉煌的成就。 通过学习这段历史,学生领悟到,积极进取的态度是最重要的,有些同学感觉到自己学习吃力,于是放松自己,上课没有精神,常常思维游离于课外,明白了此道理后,他们又鼓足勇气,准备创造自己学习大跨越的“神话”。 听到学生的感言,我心由衷的欣喜,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呀,工作学习中也需要正确的态度,工作十年或者二十年,凭借所谓的经验而懈怠了,麻木了,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我们也应保持良好的心态,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投身到工作学习之中,创造自己的“神话”,驶向理想的彼岸。 作者简介:卞法莲,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柳桥中学历史教师。从事历史教学近20年,教学成绩优异,获县级教学能手称号。曾在《少年智力开发报》《新课程》《历史周刊》《中学生学习报》等报刊杂志和“人教网”、“国学网”等网站发表文章百余篇,曾参与编写《倍速中考训练法》《优化设计》等书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