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教材解析:八年级上册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http://www.newdu.com 2018-12-11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教材解析:八年级上册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青城中学 杜建平
    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
    (1)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向卢沟桥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南京大屠杀: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后,相继占领上海和南京。1937年12月,日军在南京屠杀中国居民和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
    2.难点
    (1)为什么说七七事变是全面抗战的开始?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和热河,1935年进逼山海关,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日军开始向华北渗透,何梅协定有赋予日本驻军平津的合法权利,所以北平有驻军很正常,在九一八事变时,中国军队没有抵抗,所以仗没打起来,虽然马占山等人进行抵抗,但纯粹是个人行为,与政府无关,卢沟桥事变时是中国政府军第29军进行的正规抵抗,蒋介石中央政府也发表了抗战宣言,所以中国政府决定迎战,故七七事变是全面抗战的开始。
    (2)红军为什么要进行国民政府的改编?
    抗战之前国共两党内战,直到西安事变后国共才开始第二次合作。合作前国民党用青天白日旗,共产党用一颗红星的红旗。抗战开始后大家认为一个中国不能用两面旗子,于是共产党临时把红星旗收起来。所以抗战八年中国只有一面旗子,就是青天白日旗。
    第二次合作时共产党的红军也不存在了,变成了八路军。八路军是国民党的番号,有七路军、八路军、九路军、十路军,八路军是其中之一。国共合作抗日时期,共产党的八路军只是国军的一部分,军饷和弹药都是国民政府发的,朱德是八路军总司令,毛泽东和八路军没有关系。尽管当时共产党事实上领导了八路军,但表面上不这么说,因为中国抗战只有一个系统,八路军是当时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手下的一部分,它的全称叫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路军,最高指挥是蒋介石。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持华北抗战的人民军队。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就中国工农红军改编和开赴抗日前线的问题开始谈判,抗日战争爆发后达成协议。8月22日,国民党政府宣布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严格的说也属于国军。
    8月25日,中 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驻陕甘宁边区的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建立民族统一战线;1935年中共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联合抗日新局面的到来;1937年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表示同意停止内战,共同抗日;改组军队,中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未参加长征、留驻根据地的军队改编为新四军,自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4)南京大屠杀得30万人数如何得来的?
    学到南京大屠杀杀害中国居民30万,有很多同学会产生疑问,“30万”这个数据是如何得来的?
    算法一:1946年1月19日设定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认定:在日军占领南京后的最初六个星期内,南京及附近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总数达20万以上。……这个数字还没有将日军所烧弃的尸体、或投入长江、或以其它方式处理的人们计算在内。而日本战犯太田寿男的供词中清楚记述:日军在进行凶残的大屠杀的同时,为了掩盖其罪行,采用纵火焚尸、抛尸长江等办法,迫不及待地对横陈城郊的遇难者尸体毁尸灭迹,被处理的尸体总数达15万多具……,将这两个数字相加,所得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人数不低于30万;
    算法二:1946年2月15日成立的南京审判战犯的军事法庭认定:日军在南京集体屠杀有28案,屠杀人数为19万余人;零散屠杀有858案,尸体经慈善机构掩埋有15万余具。根据该判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人数不低于34万;
    算法三:根据埋尸记录:慈善团体埋尸18.5万(其中崇善堂掩埋尸体112267具,世界红卍字会南京分会掩埋尸体43123具,中国红十字会掩埋尸体22683具,同善堂掩埋尸体7000余具。),日军埋尸、毁尸15万,伪政府和个人埋尸4万。将这三方面的数字相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人数不低于37万。对于日军毁尸灭迹15万多具的史实,有日本战俘、原侵华日军第二碇泊场司令部部员太田寿男少佐在下关处理尸体的部分供词:第二碇泊场司令部共处理尸体约10万具,其中濒死者约2100名。加上其他日军在南京的部队处理的5万具,共处理15万具。这些尸体中,中国士兵约3万名,其余都是平民,男女老幼都有。   
    无论哪一种算法均表明,30万只不过是下限数,实际上日军在南京屠城的数字远远超过30万。
    三、学法指导
    1.识图法。结合卢沟桥事变形势图,认识到卢沟桥战略位置的重要性,从而理解日军为什么发动卢沟桥事变;结合《中国守军在卢沟桥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体会“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含义;结合南京大屠杀的几幅图片,充分认识日本侵略者的凶残本质。
    2.比较法。
    

    事件
    

    时间
    

    地点
    

    经过
    

    结果和影响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
    

    沈阳
    

    日本军队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由于国民政府不抵抗,日军占领东北三省。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
    

    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扣押了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
    

    宛平
    

    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军队拒绝后,向卢沟桥发起进攻。
    

    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四、中考命题分析
    本部分内容是中考命题的热点,对于卢沟桥事变的考查主要以单项选择题为主,对于南京大屠杀的考查主要以材料分析题为主,经常考查对南京大屠杀的感悟和展望等开放性问题。
    五、中考试题解析
    1.(2008年威海市)歌词“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解析:本题考查课本的基础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卢沟桥事变因为发生在1937年7月7日,又称七七事变。
    答案:C
    2.(2008年随州市)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下列哪次事件后?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七七事变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七七事变发生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抗战。
    答案:A
    3.(2008年山东省)10.观察右图,佩戴这种臂章的军队应该是: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解析:本题考查对图片的识别能力。只要看到图片中的“新四军”,就可以联想到抗日战争初期,国共合作后,根据两党协议,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答案:B
    4.(2008年河北省)对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 ②都是在中共的努力下促成的 ③都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④都有利于当时社会矛盾的解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解答组合类选择题宜用排除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是在1924年的国民党一大上,当时国共两党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进行国民大革命。国共两党进行第二次合作是在1937年七七事变后,面对日本全面侵略中国,国共两党进行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抗日。因此①是错误的,因为国共两党进行第二次合作,是在20世纪的30年代。因此带有①的选项都是错误的。
    答案:D
    例2:(2007年龙岩市)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日友好源远流长。在绵延两千多年的交往中,中华民族和日本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了各自的发展与进步。……众所周知,中日两国人民长达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曾被近代50多年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所阻断。
    材料二:今天中日关系取得了巨大的发展。2006年双边贸易额由邦交正常化是的11亿美元,增加到2073亿美元,两国友好城市多在233对,人员往来超过480万人次,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以上均摘自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2007年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的标志和标语(见图)。其标志是中国、日本的英文打头字母“C”和“J”组成的心形标识,标语是“心的期待,新的未来”。
    回答问题:
    (1)列举日本发动哪些侵华战争酿成“近代50多年的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3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日关系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主要原因。(4分)
    (3)试举一列说明古代中日文化密切交流的史实。(1分)
    (4)结合三则材料,请你以“心的期待,新的未来”为主题,为中日学生友好交流提一个活动建议。(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综合能力。中日关系一直是中考的热点,而且去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破冰之旅”和今年温家宝总理的“融冰之旅”都是重要的时政热点,所以本题的命题体现了当前中考综合大题的命题趋向,那就是紧跟时政热点和时代的步伐。本题的命题的核心内容是从古至今中日关系的发展与变化,题目的三段材料和四个问题都围绕问题的核心而展开。第(1)(3)问,主要考查历史基础知识,回答时注意知识的准确性,一般要求答出要点即可,不必长篇大论;第(2)问考查对历史知识的综合表达能力,注意文字精练,言简意赅;而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回答时要注意活动的可操作性。
    答案:(1)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参与八国联军侵华、发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华战争。(2)发展情况:今天中日关系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或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主要原因:中日两国人民共同的愿望和努力;中日邦交正常华的实现。(3)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先进文化。(或“日本多次派遣唐使、留学生学习隋唐先进文化,”(4)如:组织团队参观学习互访、开展各种联谊活动等等。(中日书法交流,摄影大赛、日本插花、茶道、柔道、摔跤表演、学生联谊活动、日本电影周、中日围棋大赛)言之有理即可。
    例2.(2008年广西省)今天南京市有一座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如果你是该纪念馆的一名义务讲解员,请你写一篇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解说词(包括时间、日军的暴行、启示),并对目前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限300字以内;所述事情应符合事实,想象合情合理,观点正确;文字叙述通顺流畅。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题目的要求:300字以内,其次要注意感悟的要点要包括以下两点①强烈谴责日本侵略者的侵略行径②作为中国人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③展望中日关系,中日两国人民应当以史为鉴,发展友好关系,切忌不着边际的长篇大论。
    参考答案:朋友们,欢迎大家进入南京大屠杀历史博物馆: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日军对中国军民进行了长过六周的奸淫抢掠和血腥屠杀。这场惨无人道的屠杀中,数万放下武器的战俘、20余万平民无辜惨死,遇害人数超过30万……
    ……这场大屠杀,日军甚至以“杀人竞赛”的方式进行……这场大屠杀还伴随着劫掠、纵火和奸杀妇女,使人们对这批兽兵是否有姐妹、母亲和祖母产生怀疑。
    历史不容篡改,我们希望日本右翼分子能正视历史,尊重事实,以史为鉴,推动了中日友好关系的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杜建平,淄博市高青县青城中学历史教师,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基础教育》《中小学教学研究》《山东教育》《第二课堂》《考试报》《中学历史快递》《中学生学习报历史周刊》《新课程》《现代教育导报》《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报》《少儿智力开发报》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试题1000余篇。2005年参与编写中央教科所教学参考书(九上历史·地图出版社),并参与编写教学辅导用书30多部。2004获得山东新闻类稿件评选一等奖;2005年被评为高青县教学能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