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的疑问 山东 马晓燕 科举制度是隋唐时期创立并发展起来的选官制度,在当时大大促进了社会进步,是唐朝出现盛世局面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科举制度是怎么兴起的?为什么后来又废除了呢? 一、科举制度为什么会在隋唐兴起并得以发展? 科举制度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封建经济发展,地主阶级中士、庶力量对比变化的反映。①经济条件:随着隋唐社会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的经济势力也得以增强,形成了一种社会力量,要求在政治上得到应有地位。②政治条件:士族势力虽然渐趋衰落,但他们由于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隋唐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隋唐统治者为了进一步抑制士族势力,削弱地主割据势力而采取科举制,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③阶级关系:隋唐时期随着士族和庶族力量对比的变化,原先以门第高低为主要标准的选官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条件。隋唐统治者让庶族参与政权,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也是科举制兴起的一个因素。 二、科举制度的确立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以考试入仕为官的选官制度,在明清之前积极作用占主导地位,至明清时期消极作用占主导地位。 积极影响:①科举制引入竞争机制,采用公开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使选拔官吏有了一个知识才能的标准,较之以地位、权势任命官职是一个进步。②科举制倡导了重视真才实学、进身仕途的良好风气,对魏晋以来的门阀士族制度是个沉重的打击;③各阶层知识分子,特别是庶族地主的参政,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④科举制也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由于进士科以诗赋为主,所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和唐文化的发展,造就一批诗人,使唐文学达到很高水平。⑤科举制度的创新与完善给唐朝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开创出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新面貌,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新精神,促进了唐朝的社会进步与经济繁荣,将盛世唐朝推到了世界大帝国的地位。正由于具有如此的积极作用,科举制被后世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消极影响:随着历史的发展,科举制度的弊病也愈明显。从科举考试中明经科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可以得出──科举制度控制了读书人。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发展为八股取士,使大批知识分子脱离实际的学风,醉心于功名,一旦科考成功、金榜题名,就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的附庸。科举制实行后期尤其是明清时,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手段,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尽管科举制度因种种弊端最终被摒弃,但其对中国及世界产生的影响却非常深远。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的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也都直接受到中国的科举制度的作用和重要影响。西方现代的文官选拔制度,我国现代的教育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都是中国科举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孙中山先生曾充分肯定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作者简介:马晓燕,山东省邹平县黛溪中学历史教师,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主编或参编过《初中历史基础训练》、《5年中考3年模拟》等多种教学资料,并长期为《中学历史快递》、《中学生学习报历史周刊》、《新课程》、《中学生学习方法报》、《少儿智力开发报》撰稿。先后获得过滨州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