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同步试题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郭建军 一、基础巩固 1.给画线的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yùn niàng( )( ) 应和( ) 烘托( ) suō( )衣 考查目的:课文中涉及重点字词及多音字的形、音、义的识记。 答案:酝酿 hè hōng 蓑 解析:注意“和”的5个读音,掌握汉语义项决定读音的规则有利于识别多音字。 2.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1)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 你的眼。(耀、逼) (2)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 。(静默着、站立着) (3)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 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 。(亮出、买弄;应和着、呼应着) 考查目的:近义词辨析。 答案:(1)逼;(2)静默着;(3)卖弄;应和着。 解析:注意词语运用的语言环境。 3.请给下列句子排序。 ①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③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④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⑤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正确的语序是: 考查目的:培养学生关注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答案:2 1 5 4 3 解析: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词语关联、语义关联。 4.填空 “一下就是三两天”写春雨的________;“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写春雨的_________;“密密地斜织着”明写春雨而暗写_________;“笼着一层薄烟”写春雨的_________;“静默”两字用得最妙,是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传达出春雨中_________的气象。 考查目的:对重点词语和修辞手法作用的正确理解。 答案:多而绵长;细;春风;迷蒙;拟人;安静而和平。 解析:关注具体上下文来解读词义,比如“静默”体现出的安宁和平的诗情画意。 二、课内阅读 阅读《春》,回答下列问题: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第一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 考查目的:对修辞手法及作用的识别和运用。 答案:反复、拟人,抒发了作者盼望春天来临的急切喜悦之情。 解析:修辞的作用要代入语境,结合景物和作者对春天的情感做具体分析。 2.文中“偷偷地”这个词语好在哪里? 考查目的:培养对重点词语的品味和赏析能力。 答案:这个词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惊喜之感,仿佛春草有了意识,有了情感,表现了春草的可爱,揭示出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解析:从拟人的修辞入手,结合语境义对春草做具体分析。 3.春花图按怎样的顺序来描绘春花的?能体现这种写景顺序的词语是哪些? 考查目的:学会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答案:由上到下、由近及远的空间顺序。树上──花下──遍地。 解析:从空间方位词入手,找到空间顺序。 4.有人说,第四段写花,“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此句与本段内容无关?你怎么看,说说理由。 考查目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形成独立见解余分析的能力。 答案:这句话写蜜蜂的多,衬托出花的香甜;写蝴蝶欢飞,衬托出花的色彩艳丽。这样写,还赋予静态的春花画面动态之美,进一步渲染出百花争春的气氛使春花图更有诗情画意。所以这句话与写花是相关的,是侧面描写花的繁多、艳丽。 解析:从答题条理化入手,先做语境分析,再答作用,最后照应题目,答题逻辑清晰,言之有据。 5.“黄晕”是写色彩的,它与前文的 、 (各填写一个字)色彩相呼应;“稀稀疏疏”相对应的词语是 。 考查目的:关注文本上下文的照应。 答案:青;绿;一点点。 解析:注意审清题目要求,比如“色彩”这个词,同时注意关注上下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