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避免国共内战政策及其失败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9:11:36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美国避免国共内战政策及其失败 吉 林 王 厦 二战后,美国认为—个稳定、统一、亲美的中国最符合其利益:既可以抵制苏联和日本,又能为美国提供广阔的市场和廉价的原料;在国际事务中也能站在美国—边。为此,美国力图避免中国发生内战。然而,当时中国的现实是: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有武装、有根据地,并且在抗日战争中逐步发展壮大;另一方面,蒋介石视中共为心腹之患,一直希望将其彻底歼灭。从1944年到1945年,美国政府内部就对华政策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必须统一在蒋介石的领导下,而另一部分人则反对片面的扶蒋政策。到1945年4月,罗斯福逝世、杜鲁门继任之时,美国的对华政策已开始向片面扶蒋政策倾斜,但在杜鲁门执政初期依然要竭力避免国共内战。 美国的对华政策是与苏联对抗的产物,但美国的扶蒋政策却首先得到了苏联的默许。苏联在《雅尔塔协定》的秘密条款中几乎默许了中国成为美国的势力范围。在1944年和1945年间,斯大林一再向美方保证苏联只承认和支持蒋介石政权,并明确说他认为没有哪个中国共产党领袖有足够的力量统一中国。 1945年6月,根据美国授意,蒋介石政府派代表团与苏联谈判并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美国压力下,蒋介石接受了出让东北的许多权益和事实上承认外蒙古独立的条款,换取苏联不支持中共的承诺。斯大林还表示:中国只应有一个政府,由国民党领导;只应有一支军队,共产党军队应编入国民党军队中。这是蒋介石求之不得的。借苏联压制中共,这是美蒋一致的立场。只不过美国希望以此促进国共和谈,而蒋介石却认为借此可以更加放手诉诸武力。 日本投降后,国共之间的第一场斗争主要围绕着受降权利问题。内战危机此时已经开始,这是对美国政策的第一个考验。而美国的方针在日本投降前已经明确:支持蒋介石单独受降,并以美军力量帮助国民党军队抢占地盘。8月15日,杜鲁门的《一号通令》要求日本天皇命令中国战区的日本海陆空将领(除满洲外)都向蒋介石投降。 美国原来的打算是:在苏联承诺不支持中国共产党以及国民党实力加强的情况下,中共感到孤立无援,较易就范,然后再对国民党施加—定压力,迫其进行某些改革并对共产党做出一些让步,这样就可实现在蒋介石领导下的统一与和平。正是根据这一想法,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建议蒋介石向毛泽东发出和谈邀请,而苏联也敦促中共接受邀请。于是出现了著名的“重庆谈判”,并达成了《双十协定》。但事实上在谈判过程中以及谈判结束后,冲突一直没有停止过。美国的做法不足以使中共放弃斗争,却足以使蒋介石有恃无恐,增加其依靠武力消灭共产党的决心和能力,因而这一政策不是避免内战,而是在客观上助长了内战危机。 1945年11月26日,驻华大使赫尔利突然宣布辞职,杜鲁门认为美国不能派军队去保证蒋介石的“优势”,“能做的就是发挥我们最大的影响来制止内战”。于是,他决定派刚刚退休的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作为特使到中国调停。 12月21日,马歇尔到达南京。1946年1月,国、共、美代表三人小组宣布成立并开始工作。马歇尔访华的公开政策是号召停止内战,在承认国民政府是唯一合法政府的同时,要求其结束“一党训政”,进行改革,扩大政府基础,把“其他政治成分”也包括进来,并声明“美国不以军事干涉来影响中国内争的进程”。正因为如此,马歇尔使华之初受到渴望和平的广大中国人民的欢迎。而蒋介石政府接受马歇尔则比较勉强。 马歇尔使华初期与中共代表合作较好,对国民党中的“顽固派”多有批评。他对蒋介石施加压力有两张牌:一是告诫蒋介石:如发生内战,苏联将介入并站在中共一边;二是美国的援助只能给予一个和平统一的中国。马歇尔在第一阶段取得了一些成果,通过三个文件:1月10日的停战令、1月31日的政协决议和2月25日的整军方案。3月4日马歇尔访问延安,受到中共方面的热烈欢迎。 但是,马歇尔调停的政策有两项根本的弱点,注定其使命要失败。一是其政策的底牌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要扶值蒋介石政府;二是调停过程中,美国对国民党的援助始终不断。事实证明,美国帮助国民党打内战的物资,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在这“调停”的一年中决定提供或支付的。从心理效果看,马歇尔原来想以援助为杠杆压蒋接受和平的企图却被他自己和美国政府的行动抵消了。6月以后蒋介石对美国的态度已心中有底,可以放心地撕毁协议打内战。中共方面则对马歇尔和美国政府深感失望,开始公开谴责美国。 1946年12月18日,杜鲁门再次发表对华政策声明,该声明与1947年1月7日马歇尔的离华声明一起把谈判破裂的责任归之于中国共产党。马歇尔回国后即就任国务卿。在他主持下,美国开始全面助蒋打内战。美国避免国共内战政策也以失败告终。 作者简介:王厦,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现为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三历史教师。曾翻译过《英国首相的配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革命尚未成功”──谈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 下一篇:八国联军中的“中国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