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强盛走向解体的苏联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7:11:19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由强盛走向解体的苏联 河北 司玉红 闫凤新 1991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0多年的红旗悄然降落,代表俄罗斯的三色旗升起,标志着列宁创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舞台上消失了,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事件。苏联的解体虽然不能改变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这一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但也不可否认,它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大大延缓了历史的发展进程。让我们回眸苏联发展轨迹,思考苏联解体的原因,感悟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历程。 斯大林模式:1924年,列宁因病逝世,斯大林继续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1929年公开宣布停止实施新经济政策,在全国范围加速开展农业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在此基础上,苏联在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的特点是在经济建设中,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强调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把一切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结果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斯大林模式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过积极作用,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斯大林模式的一系列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在担任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后,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如在农业方面,提出了赶超美国的目标,进行大规模垦荒和玉米种植。开垦荒地初期颇见成效,但到60年代初却弊端毕露,不仅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且助长了粗放耕作,粮食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更为严重的是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垦荒的成果没能巩固下来。“玉米运动”很快以失败而告终。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缺乏对高度集中政治体制的科学认识,也缺乏对苏联具体国情的认识,更没有创新的科学理论,因而不可能制定出科学的指导思想和路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又采取行政命令的方法,使得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却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就导致了改革的不彻底性。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不久便发誓要彻底摧毁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改变社会的方向。戈尔巴乔夫自称,他早就不相信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因此在上任后便企图用“西欧式的社会民主思想”来改造苏共。针对苏联发展面临的停滞局面,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经济上搞私有化,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但没有取得成果,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80年代后期,戈尔巴乔夫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到政治方面。戈尔巴乔夫提倡和发起的“民主化、公开性和新思维”运动,是出于对西方民主模式的盲目追求,指导思想搞多元化,他背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政治上搞多党制和议会制,这是戈尔巴乔夫全盘西化的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被葬送的直接政治原因。因此一些专家明确指出,正是戈尔巴乔夫之流在思想信仰上的背弃、路线道路上的背离和政治上的背叛才导致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事实表明,戈尔巴乔夫引领的“民主社会主义”路线不仅没能行得通,反而将苏联引向一条绝路。经历了10多年的左右摇摆,俄罗斯社会逐渐认识到:一是社会革新是必要的,但有些东西是万万不能改的、不能动的;二是借鉴他人经验是必要的,但决不能全盘照搬。有些东西对于他人是美酒,但对于自己可能是致命的毒药。 心灵感悟: 回顾苏联的这段发展历史,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很多很多。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完善;社会主义的发展、巩固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经历长期、复杂、曲折的过程;社会主义建设应从本国的国情出发;苏联模式的失败,不代表整个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在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仍有社会主义国家保持旺盛生命力,中国就已经探索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而为社会主义寻找更为正确的道路提供宝贵经验。 作者简介:闫凤新,河北省冀州市徐庄乡中学,中学一级教师,多年来从事综合文科教学。多篇论文刊登在期刊、报纸上,曾获“冀州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获多次政府嘉奖。 司玉红,河北省冀州市徐庄乡中学,中学一级教师,多年来一直从事毕业班综合文科教学,担任政史教研组组长。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并获奖。获得“冀州市名师”、“冀州市三优标兵”等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苏联经验对中国的影响
- 下一篇:波兰与日本侵占中国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