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初中历史 > 课外阅读 > 历史知识 >

喜峰口战役与《大刀进行曲》


    喜峰口战役与《大刀进行曲》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第十一中学 张 静
    

    
    

    1933年喜峰口战役(组图)
    

    赵登禹
    

      手举大刀,誓死卫国
    

    电视剧《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再现了卢沟桥事变前后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用血肉筑起保国守土的长城,片尾曲《大刀进行曲》更是荡气回肠,而这首歌正是作曲家麦新为喜峰口大捷而作的。
    
    喜峰口古称卢龙塞,是长城线上的军事要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前,首先攻占山海关及长城一线。这时驻守长城一线的中国军队正是声名远扬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从1933年3月6日开始,二十九军战斗力最强的109旅与日军在喜峰口要塞进行了多次激烈争夺。
    3月9日晚被军长宋哲元临时任命为前线指挥的赵登禹赶到了喜峰口要塞。赵登禹将军到达后立即到阵地查看敌情,制定作战计划。他命令218团的一个营从左侧出击,派另一个营出击右侧并向日军后方迂回突袭。10日凌晨1点左右,29军战士身背白闪闪的大刀,悄悄地摸到日军的营地内,平日骄纵万分正酣睡未醒的日军万万没有想到,大刀在睡梦中就架在了脖子上,把他们送上了西天。之后,夜袭的战士们又烧毁日军接济车十余辆,夺回机枪十余挺。日军不甘心遭此痛击,天刚亮,立即组织反扑。因我方武器落后,弹药不足,双方力量悬殊,我方伤亡极大。赵登禹机智谋划,以提高杀伤力和节省弹药为原则,充分发挥我军潜在优势,等日军靠近阵地再展开格斗肉搏,使我方阵地转危为安。之后双方来回拉锯、反复争夺。
    3月12日,赵登禹在前线团长会议上表示说:“我决心绕攻喜峰口敌后方,痛痛快快地与敌人拼个你死我活,叫他们知道我中华民族还有宁死不屈的勇敢部队。”夜袭的计划就这样决定了。夜晚8点,部队开始行动。为避免惊动敌人,部队走的都是樵夫打柴的羊肠小道,踏着皑皑白雪,迎着凛冽的寒风。日本骑兵在宿营地正处于睡梦之中,四周一片寂静。战士们冲入营房,杀声震天,大刀挥舞,日寇人头应声落地。3月14日,我方再次展开夜袭,分头突击,闪电般冲入日方阵地,充分发挥大刀威力。我方采取速战速决的战术,杀伤较多敌人后,各部迅速撤回自己的阵地。
    喜峰口战役从3月9日至3月14日,前后仅六七天时间,我方捷报连连,战士们用大刀、手榴弹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充分体现了中国军人的顽强战斗意志和高度的爱国热忱。作曲家麦新听到消息后,心情澎湃,谱写了著名的战歌《大刀进行曲──献给29军大刀队》,这首歌曲将伴随着29军在喜峰口战役中立下的不朽功勋深深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
    抗日战争时期,喜峰口、罗文峪战役之惨烈,二十九军大刀队为保卫家国,前赴后继,流血牺牲,以古之神兵利器──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的这一壮观场面,真可说是天地惊、鬼神泣,荡气回肠,感人至深。二十九军大刀队五百勇士在国破家亡之际,所表现出的视死如归的精神,光昭日月,气贯长虹!
    二十九军大刀队的英雄事迹传遍祖国各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热情,更深深地震撼了在上海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当时年仅23岁的麦新。他眼前出现了一幕幕大刀队挥舞大刀与鬼子拼杀的壮烈场面。这位年轻作曲家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突发灵感,产生创作冲动,一首《大刀进行曲》就此诞生。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看准那敌人,把它消灭!把它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这就是《大刀进行曲》,它的副题为──献给二十九军的大刀队。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展开,《大刀进行曲》中“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改成了“全国武装的弟兄们”,“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成了一个民族在危亡中发出的呐喊。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