恃宠骄纵终失国 谨慎自励继大业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5:11:11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恃宠骄纵终失国 谨慎自励继大业 马执斌 相传曹丕称帝后,曾令弟弟曹植在七步中赋诗一首,如果作不成,就因浪得“才子”虚名,要砍头谢罪。曹植含泪遵旨,在七歩之内,吟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就是千古传诵的七步诗。据说曹丕听了,面露惭色,没有杀曹植。一般人读了七步诗,没有不为曹植的悲惨命运鸣不平的,因为同情弱者,是人们的天性。 然而造成曹植悲惨命运的因素是多种的,在这多种因素中,曹植自己不争气是最主要的原因。 曹操非常爱才。铜雀台建成后,曹操召集部下文官武将,共同登台,饮酒赋诗。当然他的几个儿子也侍候左右。曹操一高兴,想考一考儿子们的才华,让他们即景作赋,以较优劣。年仅十九岁的曹植,不假思索,挥笔疾书,写出文采飞扬的《铜雀赋》,率先交卷,博得曹操的欣赏和文武官员的赞誉。曹操几次想立曹植为太子,让他做接班人,管理国家。 那么,曹植为什么最终没能当上太子,接班掌权,成为国君呢? 原来,曹操这个人很讲究实际,注重在实践中培养、选拔接班人。建安二十年(215)三月,曹操西征张鲁,十一月张鲁投降,得汉中,十二月凯旋归来,回到邺城。随后,曹操发布《诸儿令》。令文说:“当前寿春、汉中、长安三处,我打算各派一子去坐镇。想选派慈善、孝顺,不违背我命令的儿子,也不知道用谁好。你们小时候,我都疼爱,但你们长大了,我只重用德才兼备的。我说话算数,不但不对部下有偏私,对儿子也不想有偏私。”寿春面对孙权,汉中面对刘备,长安是西汉故都,当时都是重镇。曹操敢把重任交给几个成年的儿子承担,出于对儿子的信任、期望和考验。 建安二十二年(217),孙权派使者求见曹操,表示屈服;曹操也派使者回报,表示修好。四月,汉献帝被迫降旨,命魏王曹操使用本来只供皇帝独享的旌旗仪仗,出入也像皇帝那样戒备森严,开路清道,断绝行人。十月,汉献帝又被迫让魏王的礼帽缀上十二根前后悬垂的珠串,就是“旒”。这完全是皇帝的冠帽式样。同时还许可曹操坐金根车,套六匹马驾车,备五时副车,享受只有皇帝才能享受的待遇。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曹操为篡夺汉室江山而施放出来的探测信号。 当时,篡位称帝是曹操的内心想法。曹操的儿子们也心知肚明,尤其是曹植,一想到父亲宠爱自己,自己会接班当皇帝,于是高兴得不知所以。正赶上曹操外出,不在洛阳。他招呼手下人,大摆宴席,纵情饮酒作乐,喝得酩酊大醉。这还不算,他又让手下人套马驾车,自己坐上去,私自打开皇宫外面的司马门,在御道上驱车狂奔,直至皇宫宫墙的金门,率先过把皇帝瘾。 曹操闻听此事,勃然大怒。因为自己放出的探测信号,别人没敢捅破,却让爱子捅破了。他依法处死公车令,又下《曹植私开司马门令》,说:“自己开始认为,曹植是儿子中最能成大事者。自从他私出,开司马门驾车在御道上奔驰至金门,违犯规矩,就让我另眼看待这个儿子了。”接着,曹操又给诸侯长史(曹操儿子的师傅)下令,让他们对诸侯严格教育。 按理说,曹植应当接受教训,自求奋进。可是他却自暴自弃。建安二十四年(219),八月,关羽将曹仁围困在樊城。曹操命曹植为南中郎将,临时担任征虏将军,统兵去救曹仁。这是曹操给他的一次改过立功机会。可是,临出征,曹植再次酩酊大醉,不能成行。曹操只得临时改派徐晃出征。 再看曹丕,建安二十四年(219)三月,曹操率兵由长安出斜谷进军汉中,留曹丕镇守老巢邺城。西曹椽(丞相府里一个办事机构的长官)魏讽勾结长乐宫卫尉陈褘企图偷袭邺城。由于曹丕严防谨守,事先得到消息,果断采取措施,诛杀魏讽及其党羽,迅速平息叛乱,保证了邺珹安全,为曹操西征解除了后顾之忧。 两相比较,在曹丕和曹植之间,曹操能信任谁呢?这不是“禿子脑袋上的虱子──明摆着。”曹植恃宠骄纵终失国,是自作自受;曹丕谨慎自励继大业,是合情合理。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修德政争取诸侯 战牧野推翻纣王
- 下一篇:一字千金空许诺 两千年后成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