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初中历史与社会 > 课外阅读 >

日本靖国神社的由来和性质


    日本靖国神社的由来和性质
    刘丹忱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100875)
    【关键词】靖国神社的由来,对外战争,游就馆,症结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0457—6241(2005)09-0026-03
    1869年(明治二年)6月,根据日本明治天皇的“思召”(意见),将明治维新的戊辰战争中拥戴天皇而阵亡之人加以祭祀,日本政府创建了日本的东京招魂社。1879年,招魂社更名改称为靖国神社,被祭祀的人中包括了1877年(明治十年)征讨西乡隆盛的西南战争中政府军战死之人。19世纪80年代以前,靖国神社中先后祭祀的阵亡军人的灵牌位共计是14722人。其后,随着日本对外战争不断扩大,被祭祀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日本历次对外战争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后起的日本,进入帝国主义阶段。1894年日本发动的对中国侵略的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称为“日清战争”),是日本历史上向殖民强国过渡的转折点。这次战争日本成为最大受益者。战后割地之广、赔款之多、掠夺的权利之大和损失之小,是日本始料未及的。日本将中国赔款的89%,用于新的军备扩张[1](p.307)。日本军队这次战死入靖国神社者仅一万三多人。而为镇压台湾人民反抗(日称“台湾征讨”)日军死亡被供奉者1130人。
    1900年,日本同英、俄、德等八个帝国主义国家,联合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称其为“北清事变”。日本出兵数为:3709人,军官119人,随沙俄之后,在八国联军中占第二名[2](pp.294~295)。1904—1905年,日本同沙俄为争夺在中国东北和朝鲜的霸权而爆发了日俄大规模战争.以中国的东北和渤海、日本海为主要战场,日本称之为“日露战争”,战争使中朝两国人民蒙受巨大灾难。战后确立了日本在远东的殖民侵占优势。战死88429人被供奉。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是一次帝国主义两大集团为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作为“协约国”之一的日本,向“同盟国”的德国宣战,却出兵占领并企图完全取代德国殖民霸占中国山东。随后,又积极参加了镇压俄国革命的“十四国干涉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在中国山东和西伯利亚阵亡约四千八百人。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日本帝国主义直接侵占中国的血腥罪行。历次在中国神圣领土上日本侵略军的阵亡者,都被他们冠以“为国捐躯”的“靖国卫士”,是“具忠魂的荣誉军人”称号。
    1928年(昭和三年),日本以保护日本侨民为借口,派军侵占我国济南。5月3日,日军向中国军队驻地大举进攻,在济南奸淫掳掠和枪杀中国军民数千人,中国派去交涉的外交人员被割耳鼻、惨遭杀害。此次济南的“五三惨案”在日本史书上称为“济南事变”。
    日本军国主义在1931年(昭和六年)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日本称之为“满洲事变”,这是日本武装占领沈阳,大规模侵占东北的事件。在1932年2月,发布了溥仪为傀儡皇帝的“满洲国”宣言。日本还在1932年1月28日夜,从其上海租界向闸北一带中国驻军进攻,企图变上海为侵占中国内陆的基地。日本对其称为“上海事变”。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件是日本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日本称之为“支那事变”。中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利令智昏的日本帝国主义者为了排挤和夺占美英法荷等集团在太平洋上的利益,在1941年(昭和十六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从此开始了太平洋战争,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日本内阁会议在1941年12月12日决定将日本发动的太平洋战争美其名是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大东亚战争”。
    据统计,靖国神社内日本历次战争中阵亡者的灵牌位数如下:[3]
    

    战争名称
    

    牌位数
    
明治维新 7751
西南战争 6971
日清战争 13619
台湾征讨(镇压台湾人民反日侵占) 1130
北清事变 1256
日露战争 88429
第一次世界大战 4850
济南事变 185
满州事变 17174
支那事变(卢沟桥事变后的侵华战争) 191074
大东西战争(自太平洋战争后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2132699
合计 2465138

    遊就馆
    遊就馆是靖国神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馆中将日本军队在历次战争中阵亡将士的遗物、历次战役的战利品、掠夺物和纪念品、史料,特别是历代使用过的各种武器等蒐集起来加以分类陈列展出。游就馆的馆名是根据战国时荀况的《荀子》卷一的《劝学篇》中提出的“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一语,从中择取“游”、“就”二字。“游必就士”是指灵魂高尚人士必然交流互学之意。自1880年(明治十三年)11月17日定名以来,长期沿用此名。
    东京招魂社成立后,1879年(明治十二年)2月2日议定在招魂社内筹建游就馆,3月20日确定遊就馆是招魂社内附属的荣誉场馆及武器陈列的场所。同年5月6日开始动工建筑遊就馆,由日本工部省聘用的意大利人卡佩雷奇工程师担任主要设计人,按照意大利古城的型式用砖石砌造,房盖用瓦铺设,最初占地约660平方米。遊就馆在1881年(明治十四年)5月4日落成。翌年(明治十五年)2月25日正式开馆。鉴于在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时,日本掠夺来的“战利品”极多,日本乃将遊就馆的规模不断扩大,馆舍也大力扩建。在1908年(明治四十一年)9月25日终于完成了遊就馆的扩建工程。此馆属下的图书馆在1910年7月16日也正式开馆。由于1923年(日本大正十二年)9月1日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遊就馆完全被毁,一直推迟到1931年(昭和六年)10月20日,移址的新遊就馆才完全竣工。此馆即保留至今的遊就馆。1934年(昭和九年)4月11日,遊就馆附属的国防馆竣工,也对外开放。
    从遊就馆中所陈列展览的内容,可以充分反映并揭示出靖国神社的性质。在遊就馆内共没有十四个展示室。第一、二展室中陈列的是靖国神社创立之初的重要史料和纪念品。其中有明治天皇本人在明治七年(1874年)1月27日亲临招魂社视察时,御笔书写的“招魂社”名称被悬挂在展室的中央。第三展室是明治维新西南战争(明治十年)时,罹难的政府军的各类遗物和史料,其中有战争过程中的锦旗。
    第四展室集中展出的是中日甲午战争、日本参加八国联军侵华及日俄战争时,阵亡日军将士的遗物和史料,其中有日本侵略军骑兵扬威战场的大幅画面。第五展室中展出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期间的史料及日本阵亡将士的遗物,其中还展出了包括1939年5月日本同苏联在诺门坎战役中日本阵亡军官山崎昌来的军服。
    第六至第十展室中广泛展出了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为天皇效忠殉国、英勇作战的图景和日军将领的遗物,以及日军使用过的武器,在第六展室内,除陈列日军对外战争的军旗、日制枪支外,更隆重祭奠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元帅的遗像和他本人的“不自惜身命”的座右铭。第七展室集中宣传了1942年6月5日、6日在太平洋战争中途岛决定性战役中日军艰苦的作战情况。这次战役,日本海军丧失了赤城、加贺、苍龙、飞龙四艘航空母舰及一艘重巡洋舰和290余架飞机[4](p.578)。从此,日军在太平洋上完全失去了制海、制空权。此外还展出了瓜岛争夺战中的遗物,以及日本红十字会在前线从事护理工作的女护士的服装和日本妇女参加战争服务性的活动。
    第八展室展出的是太平洋战争后期,日军几次战役的情况,主要有1944年6—7月,日军在塞班岛上的“玉碎”(全军覆没);8月,关岛的失陷;1945年1月美军登陆吕宋;2—3月,日军在硫磺岛又“玉碎”;历经3个月的激战,6月末美军全占冲绳等。在这一展室中着重描述了日本军民顽抗不投降、垂死挣扎的“尚武精神”,力图使参观者崇敬和同情日本侵略军。第九展室内展出了日本的新式武器,如火箭特攻飞机,以及专门碰炸美国军舰自杀式神风号敢死队飞机等。在第十展室中展出的是日本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阵亡者及被俘于西伯利亚的原日本关东军将士的遗物和史料,以及一些人被俘后在苏联时的日记和生活照片等。这个展室里还有著名战犯阿南惟畿陆军大将的全套军 服、军帽、勋章、照片和遗物。目的是企图激起观众对血债累累的日本军阀的景仰和追思。
    第十一展室有别于其他展室,陈列的是锦绘、图画等艺术品的展览,主要是明治前期靖国神社的各种彩图。
    第十二、十三、十四展室中,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旧遊就馆中所存藏的日本军士们的各种甲胄、刀剑、弓箭、马具,甚至火炮……武器加以陈列和展出。
    遊就馆是靖国神杜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它既有实物、照片、图表、档案资料,又有一系列著名军阀为日本对外战争卖命的惊人事迹。从第四至第十展室充满了对外战争的火药味,完全回避了对外侵略战争的性质,所标榜和宣扬的是日本军人的赫赫战功和为日本天皇竭尽忠勇的武士道精神。每个展室的大量说明词中都鼓吹对外侵略有理,为对外战争而捐躯的所谓“为国牺牲”的“英灵”招魂。遊就馆的目的是使参观者要以被供奉和祭祀在靖国神社中的将士为榜样,顶礼膜拜,效法他们。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不久,在1945年(昭和二十年)9月11日,遊就馆曾明令废止,改称为靖国神社宝物馆。1946年9月,又改名为靖国会馆。1961年(昭和三十六年)4月,靖国会馆中一部分改修后,以宝物遗品馆名义开馆。1985年(昭和六十年)3月,遊就馆全面复原的工事启动,同年12月竣工。1986年(昭和六十一年)7月13日,遊就馆以为了日本国的安泰繁荣,参观和学习近代以来的历史遗物和史料的名义重新向日本国民和世人开馆,仍作为靖国神社的一部分。
    症结所在
    日本的靖国神社已存在近一个半世纪了。从19世纪末,日本发动对外侵略战争后,靖国神社的性质已明显改变。它成为了颂扬侵略战争的陈列馆,变成替军国主义亡灵的招魂社。膜拜靖国神社实际是肯定近一百多年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日本在侵占的中国国土上,到处树立的“忠魂碑”,要求日本国民和被奴役的各国人民必须参拜这些为日本对外侵略效忠的“忠魂”,这是军国主义的既定国策,二战前日本历届政府概不例外。
    抗日战争已胜利60周年。令人们追忆和反思的东西甚多。仅以日本一些政要顽固坚持参拜靖国神社一事而论,其要害不仅是因为靖国神社中供奉了血债累累的14名日本甲级战犯,而症结是靖国神社的性质它绝非用什么“个人信仰”或“内政论”所能粉饰的。尤其要同日本政府近年来一系列国策联系起来评析。多年来,日本对历史上的侵华战争,一向坚持“三不政策”,首先是不认罪;其次是不道歉;第三是不赔偿。他们对日本侵略军遗留在中国境内的化学武器百般抵赖;对受迫害在日本死难的中国劳工和备受凌辱的慰安妇不予赔偿;甚至明目张胆地企图突破二战后缔定的和平宪法,力争成为军事大国,重演故伎,再温旧梦。在日本现行市场占有率中超99%的七种中学历史教科书内,都竭力回避侵华战争的记述,淡化战争暴行,竟扬言尖阁群岛(即我国的钓鱼岛)和竹岛(韩国的独岛)是日本的固有领土。公然否认罪恶滔天的“南京大屠杀”,把太平洋战争歪曲为是“列强战争”。2005年3—5月日本文部省在审定2006年新历史教科书时更变本加厉,篡改历史,散布谬论。今年(2005年)以来,日本借伊拉克战争之名,加紧向海外派兵,甚至公开同美国一道宣布“台海战略”,妄图阻挠我国和平统一神圣国土台湾……一桩桩、一件件,铁证如山。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思潮再掀波澜,对日本青少年误导的取向十分明显。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国人民不会忘记二战中日本帝国主义犯下的种种罪行。我们必须防止历史惨剧的重演。
    【作者简介】刘丹忱(1969—),男,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世界史与中外关系。
    参考文献:
    [1]明治财政史[M].(2),中冢明.中日战争之研究[M].东京:东京青木书店,1968.
    [2]杨家骆主编.义和团文献备编[Z].(3),台北鼎文书局1973.载自义和团研究会通讯(总第28期)2003(12).
    [3]据靖国神社编集. 遊就馆中近代史历次战役阅览指南[Z].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版,平成二年(1990年)7月13日发行.
    [4]对此记述不一。有的书载中途岛海战结果,日本损失飞机330架等。见:徐天新等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本文转载自《历史教学》2005年第9期 总第502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