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初中道德与法治 > 九年级 > 考点知识点解析 >

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九年级)》教材同行


    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九年级)》教材同行
    贺军
    2003年5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来,人民教育出版社结合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编写了一整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教材。七、八年级的教材已经在全国绝大多数试验区滚动式地进行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教育部专家审定委员会审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九年级)》教材即将进入试验区进行试验,为了便于广大教师了解该教材,谨将教材的框架结构及编写思想等作简要说明。
    核心价值观──责任与使命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九年级)》教材共分四个单元十课,设计了28个框。从总的设计思路来看,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开门见山,让学生在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感悟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所应负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从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所应负的社会责任和肩负的使命这一逻辑角度与第一单元相承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的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博大精深的文化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进而增进对社会主义祖国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大的逻辑来看,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也是从责任与使命这一逻辑角度切入的。如果说第二单元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概略性的描绘,第三单元则从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三个维度作具体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关内容,以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从社会与个人两个角度,引导学生确立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并为之艰苦奋斗、有所作为,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自觉地结合起来。这样,全书四个单元贯穿“责任与使命”这一核心价值观,凸显“承担社会责任迎接希望明天”这一主题。
    各框对应的“内容标准”: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不同的角色意味着不同的责任,只有人人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幸福美好的生活。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这个问题。
    

    通过讨论把学生带入一个新的知识情境中来,引出课题: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活动一
    讨论:
    如何慎重
    许诺,践行诺言
    

    假如遇到下面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办?
    周五,王林与赵峰约好周日8点去学校出黑板报。周六,王林一家在一家电脑城买了一台电脑,根据商场送货部的统一调配,电脑在周日上午10点送到。周日早晨,爸爸、妈妈临时有事,不得不出门,他们要求王林在家等候。王林将怎么办呢?
    1.如果商场送货工不能按时送货,那么会……
    2.如果商场送货工准时把电脑送到而王林家没人等候,那么会……
    3.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教师归纳:我们许下诺言,也就意味着自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信守承诺,就会赢得他人的信任。失信于人,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甚至会对他人、对集体造成损失。慎重许诺,践行诺言,是我们负责任的表现。《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不说谎,不骗人,不弄虚作假,知错就改。
    

    在讨论中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总结和点拨,引导学生自觉认识到:慎重许诺,践行诺言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表现。
    

    活动二
    承认错误,
    承担责任
    

    阅读教材第27页,如果你是她,你该怎么办呢?
    教师归纳:其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为了避免因犯错误受批评或惩罚而说谎。在做了错事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话实说,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自觉地承担责任。如果与朋友一起做了错事,不论朋友是否承认他的错误,我们自己都应当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
    你有过勇敢地承认自己错误的经历吗?说出来,与大家共享一下。
    总结:当我们做错事时,承认错误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而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则更能考验我们的勇气和道德修养。错了,就要勇于承认,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是本课的难点之一。结合情境引导学生讨论,帮助学生认识到,在做了错事时应该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自觉地承担责任,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对学生承认自己错误的做法要给予鼓励。
    

    活动三
    扮好角色,
    自觉担责
    

    社会有组织、有分工、有制度,个人总承担着一定的角色,社会自身的维系和发展,需要每个人按角色承担相应的责任。一个人由于具有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那么,我们每天都扮演了哪些角色?(将学生说到的角色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挑选几种角色进行分组讨论)这些角色需要我们承担哪些责任呢?
    总结:一个人可能同时具有多种身份,每一种社会身份都要求承担相应的责任。正是在自觉履行责任的过程中,我们享受到承担责任的快乐。
    

    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全课的落脚点。讨论中教师应注意及时点拨,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自觉认同一个人同时具有多种身份,每一种社会身份都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且要自觉、主动地承担责任,才能享受到承担责任的快乐并真正成长起来。
    

    活动四
    讨论:
    履行责任时出现冲突,怎么办?
    

    在履行责任时发生了冲突,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总结:人们在履行责任时,往往会出现冲突。在相互冲突的责任之间进行选择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因素:(1)紧迫性;(2)相对重要性;(3)时间要求;(4)可用的资源;(5)相互冲突的利益与价值观;(6)其他的解决办法和途径。
    

    履行责任时出现冲突,怎么办?讨论中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学习实际进行分析,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小结并回顾本课内容
    

    总结: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们要在以后的日子里时时处处反思自己的责任,慎重许诺,践行诺言,承认错误,自觉、主动地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通过回顾本课内容,展现本课的逻辑主线,引导学生对本框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知。
    

    主题探究──教材的内在组成部分
    思想品德教育重在内化。只有真正内化的东西才能化为学生自觉的行动。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是上位性的灌输好?还是下位性体验、感悟好?是耳提面命式的说教好,还是春风化雨的生成好?实践证明,再好的道德律令如果变成说教,就非但不能引起学生的认同反而会导致其内心的反感。但同样的内容,通过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多维互动,让学生在现实的场景中参与,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升华,然后通过教师画龙点睛式的引导、总结,学生自然觉得“思想品德”就是“生活品德”,从而有一种“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觉。为了把思想品德教育内化为学生的体验、感悟、升华的过程,教材编写力求体现知识逻辑力量的展开过程与活动的滚动过程相一致。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分析中体会出来。
    从单元内部结构来看,分为“主题探究”和课两个部分。下面就主题探究略作说明。
    主题探究主要是围绕单元的中心议题,以小课题、长作业的方式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引导学生提高自己搜集处理材料和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与同学团结交流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从主题探究设计的角度来说,我们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二是切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三是着眼于学生的调查、分析、合作、交流、探究,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主题探究的形式不拘一格,如第一单元是以学会承担责任为主题写一篇作文;第二单元是搜集有关基本国情和基本国策方面的图片,举办一次展览;第三单元是调查校园周边文化环境问题,依法行使监督权;第四单元是让学生设计三个不同时期有关理想及其实现过程中进行选择、遇到困难等方面内容的“名片”。主题探究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请教师有意识地结合相关单元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自觉地进行探究。
    “小课题、长作业”式的主题探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既可以是贯穿相关单元学习的比较短的过程,也可以是贯穿全书学习的整个过程。探究的成败不在于过程本身的长短,而在于探究的目的是否达到。如果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搜集材料、整理信息、体验感悟、增强实践与创新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而是为探究而探究,那么,主题探究的内在价值就不能真正体现出来。从根本上说,主题探究的过程就是一个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是一个学生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主题探究不是一道由教师事先预设有标准答案的思考题,而是一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我教育和团结合作能力的发动机。在主题探究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是比赛前就已经确定的终极裁判,也不能像讲授一道算术题那样按照既定的步骤向前推进,而是要把合理的引导、启发、鼓励与学生的体验、思考、探究、合作等内化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
    内容生活化,活动内容化
    综合探究之后是课。课下依次为“导言”、框题两大要件。
    与综合探究一样,课下设“导言”也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的一大特色。从形式来看,“导言”可能是一个与本课主题相关的富有情境性的小故事、一段富于辨析性的对话、几句动人心弦的歌词、一段描述性的文字等。如第六课的导言为:“初三学生小泽发现在他们学校周围有几家非法经营的网吧。一些同学课余时间经常泡在那里,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于是,小泽给市长热线打电话反映了这一情况。不久,学校周围的网吧就被取缔了。作为国家的主人,关心国家的事,参与国家管理,依法行使监督权,既是我们参与政治生活的表现,也是对国家应尽的责任。”
    一般说来,导言具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它源于学生生活,切合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特点,密切了课本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学生感到可亲可信;二是体现了参与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三是与教学内容密切关联,有利于从生活、情境等方面链接有关教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言的主要功能在于引入情境、激发兴趣、启动思维、活跃过程、引起下文。
    框题下为目题。一般来说,每框有两到三个目。目与目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目题下面都是“活动”导入,然后是正文。导入活动注重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自身的生活情景入手,选取与本目内容相关的、学生关注的话题,在情景、行为、思维和价值冲突中引出有关探究问题,展示探究过程,引发学生思考、辨析、选择,以利于学生轻松而愉快地进入教学情境。如第一课第二框“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导入活动就是围绕“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但同时也是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这一知识点进行设计的。教材选取“小柯想参加班委改选”这一情境,通过老师、同学、母亲、父亲四者不同的意见展示情境过程,并提出这样几个问题:1我选择的责任是什么?2如果承担这个责任,我可能付出什么?3如果承担这个责任,会对我有什么帮助?4有没有哪种选择不需要付出代价?这四个问题从不同的侧面展开,但又都围绕主题,形散而神聚。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教师和学生肯定还会碰到更多类似的问题)的思考、辨析,思维就会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相关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就能通过探究过程呈现出来。这样,知识就不是由教师作出来的权威结论,而是产生于自我探究过程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也不是由教师预先设计并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逐步生成的。
    从这一段正文过渡到另一段正文既是知识本身内在逻辑推进的过程,也是活动推进的过程,这两个过程是一致的。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框为例,第一个目题下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
    鲁迅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你认为“中国的脊梁”是什么?请用具体人物或事件加以说明。
    鲁迅先生这一段论述为大家所熟知,富有感染力,而且契合“民族精神”这一主题。围绕这一论述,我们从抽象和具体两个层面设计了上述两个问题。但探究时不宜局限于这两个问题,教师还可以引发学生思考:“一个人要生存和发展需要哪些精神?一个民族要生存发展需要什么样的精神?中国的脊梁对于我们民族的发展、壮大有哪些作用?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有何作用?你还能找到类似的论述吗?”这就能链接学生的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启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学生也就不会拘泥于教材和教师所说的。经过这样一个自我设计问题、开发思维、展开讨论和辨析的过程,学生生成许多新的知识,获得诸多新的感悟和体验。
    第二个活动选取著名诗人戴望舒在日军阴暗潮湿的地牢中写的一首诗《我用残损的手掌》,引导学生体会这首诗描绘了当时一幅怎样的历史画卷,感悟诗中的情感和精神。在引导学生解读这首诗的同时,老师可以链接学生学过的历史知识,从更为广阔的背景上启发学生思考:面对凶残的日本侵略者,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为什么不怕牺牲,奋起抵抗?为什么我们民族能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长期坚持抗战并最终取得胜利?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你准备怎样做?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认为我们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有哪些?这首诗集中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这种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有何关系?这样从多个方面生成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在思考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关的教学内容也就自然生成了。
    为了进一步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进行深入的探讨,教材用一个“相关链接”对爱国主义的时代特点作了发散性说明,接着凭借学生掌握的历史和文学方面知识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
    填写下表,让我们共同感受中华民族精神。
    

    

    名言警句
    

    历史典故
    

    团结统一
    
“定于一”、“尚同一”、“一天下” 郑成功收复台湾

    爱好和平
    
“和为贵”、“与人为善” ……

    勤劳勇敢
    
…… 愚公移山

    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进行这一探究活动,不能满足于要求学生机械地填写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从历史文化传统、民族精神的一脉相承等多面帮助学生感悟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与巨大的精神力量。在活动探究的基础上,教材指出:“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力量源泉。”
    通过探究,学生已经知道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巨大力量。那么,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精神是如何得到丰富和发展的?中国共产党是如何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教材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设计了如下活动。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途中,红军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是世所罕见的。但是,千难万险压不倒红军将士。没有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长征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当年率领红军长征的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请用自己的语言解读毛泽东的这段话。
    你能把握长征精神到底是什么吗?
    长征是中国历史上极为辉煌灿烂的一页。学生对长征的时间、过程及其历史意义等都有所理解。但是,对于什么是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有何时代意义,长征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内在关系等问题却没有进行过探究。教师凭借学生的背景知识及结合学生实际创设的问题,启发学生从多方面进行体验、感悟,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提升、发散,就比较容易达成如下教学目标:一是中华民族精神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二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教师和学生还可以围绕这两个方面的教学要求设计更为丰富多彩的情境,激活学生思考。例如,还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问题:还能举出哪些类似长征这样丰富发展民族精神的事例?这些事例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长征精神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作用?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当然,活动的创设、情境的铺陈不宜简单地采用这种问答式,而应切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把相关的目标要求、过程步骤与学生的兴趣统一起来)这样顺理成章地进行探究,这与教材的知识逻辑一致起来,学生的思维逻辑就自然过渡到下一目要讲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呼应前文,引起下文,教材安排了一个相关链接──“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这样,载人航天精神与长征精神相呼应,从过程性的角度体现了民族精神不断丰富与发展的内在特性,更好地彰显了教学要求。
    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这一目的活动设计来看,活动所涉及的材料包含经典名言、名诗名句、历史典故、党的光荣奋斗史多个方面,探究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这样设计,意在多维度地链接学生的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寓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于具体材料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之中,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这一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每一个活动都承载了一定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活动探究的过程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基于一定的情境发散思维、生成知识、自我发展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离开了活动中内蕴的教学目标,不能引导学生自我推理并生成新的知识,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而只是为活动而活动,为探究而探究,那就是为了形式而忽视了内容,把活动看成是外在于教材的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没有真正理解我们常说的“内容生活化,活动内容化”。
    面对同样的活动材料及探究过程,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如何组织?如何与前后文的内容相承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提出哪些问题?如何链接学生的背景知识?师生之间如何互动?教师如何归纳、总结?这些问题的随机性决定了教学内容具有相对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的特点。
    结合这一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各个活动之间具有内在联系。这种联系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有的是由浅入深的关系。细细体会,可以看出,这种活动之间的联系往往与教材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一定程度的类似之处。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两者之间的联系,从多个层面引发学生体会、思考。
    结合这一目的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出,许多探究活动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种开放性既体现在探究过程的开放性,或者是说不确定性,也体现在探究结果的不确定性。例如,“你认为‘中国的脊梁’是什么?”“这首诗描绘了当时一幅怎样的历史画卷?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用自己的语言解读毛泽东的这段话”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不是“标准式的”,而是带有学生的主观体验和个性特点的。又如,第十课有这样一个活动:“飞速发展的社会,对我们青少年的素质还提出了哪些要求?例如:具有扎实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要有开放的胸怀等。”结合前后文,我们可以看出,教材旨在让学生体会、感悟在21世纪除了应该具备创新精神、团队精神之外,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教材以一个探究活动的形式收束全文,而没有现成的答案,这是以前的教材中没有的。对于这种开放性的活动,如何进行探究?是不是就没有什么可以遵循的?当然不是。就这个活动来说,首先要结合学生所掌握的背景知识,启发学生思考我们生活的时代有哪些特点?适应时代要求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在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探讨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从一般的意义上说,开放性的探究活动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帮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内容生活化,活动内容化”,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一轮《思想品德》教材编写过程中始终努力的方向。从各试验区反馈的情况来看,应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何把这一探索深入下去,特别是如何结合学生的实际把基本国情、基本国策等内容活动化,对我们来说,还是全新的探索。在教材试验的过程中,请教师注意结合实际条件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爱护和培养好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爱护和培养好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发掘和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潜在的创造性品质,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责任编辑:admin)